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自觉教育点亮生命之光 ——聚焦深圳市翠园教育集团松泉实验学校跨越式发展

  在深圳市罗湖区钟灵毓秀的围岭山下,有一所学校的教育场景分外励志:从整齐划一的晨会跑操到缤纷多彩的大型展演,从永不言弃的攀岩赛场到名扬全国的古诗新咏,这里的学生总是展现出积极的生命姿态。在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上,那种朝气,那种自信,那种热血沸腾,那种热泪盈眶,无时无刻不感动着每一个人。

  这里是深圳市翠园教育集团松泉实验学校。事实上,这所生命激昂的学校曾经举步维艰。从“沉默的大多数”到每一个生命的闪耀,从让片区孩子“有学上”到“上好学”,是什么让松泉实验学校实现了一场华丽蜕变?

  德育为先唤醒思想自觉

  深圳市松泉实验学校原名深圳市松泉中学,创办于2002年,是深圳市罗湖区为解决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而创办的一所公办中学。办学之初,学校生源80%以上为流动人口子女,基础参差不齐,家庭教育不容乐观。

  2017年,学校正式更名为翠园教育集团深圳市松泉实验学校,改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依托名校资源探索全新办学模式,全面提高办学品质。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学校秉持“创造适合学生自觉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倡导全体教师以教育家叶澜提出的“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为己任,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启发生命内在觉醒,实现生命质量的提升。基于此,学校切实落实“德育为先、质量为重、全面发展、特色立校”16字方针,开启了自觉教育的新征程。

  “学生基础薄弱,根源在思想。”以曾挺宇校长为代表的校领导班子一针见血地剖析了问题的症结。问题就是课题,课题就是方向。因此,学校率先从德育着手发力,制定出以“走好每一步”为主线的生本德育指南,通过一系列德育主题教育唤醒学生的思想自觉。

  曾校长身体力行,每天清晨在校门口鞠躬行礼迎接师生到来。当1000多声问候落在师生的心灵深处,也就将真善美的种子种在了他们心里。渐渐地,从来不打招呼的学生跟老师打招呼了,值岗师生主动接过了“爱的接力棒”,学生们还成立了自律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督促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松泉人相信,每名学生都有向好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正因如此,他们尊重每名学生,努力寻找每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的生命从此不同。

  学校大胆改革晨会形式,将体验式德育融入班级晨会展演,由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歌舞、小品等多彩的节目,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而运动会、艺术节等大型展演更是让校园沸腾起来。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成就展演,信步200米跑道,细数40年巨变;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主题展演,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每一次团队活动都是全员参与,一个都不能少。”学校德育副校长成卓说,“团队活动既是一场鲜活的思想教育,更是一次自我的发现和成长。”

  榜样是一个人心中的标本,它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做更好的自己。每年9月底,松泉实验学校“献礼祖国”学生表彰大会都会如期举行。在用红毯铺就的荣誉殿堂上,进步飞跃奖、成绩卓越奖、优秀毕业生以及经班级推荐、年级选拔、校级投票脱颖而出的“十佳阳光少年”一一揭晓;综合量化优秀班集体、晨会展示优秀班集体、跑操优秀班集体、优秀社团悉数亮相,全校师生和家长代表共同见证这些校之骄子的高光时刻,用丰硕的育人成果表达出培育国之栋梁的决心。

  当学生们的精神世界渐渐被唤醒,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逐渐消失,讲文明、懂礼貌、有担当的学生越来越多。正如曾挺宇校长所说:“我们的学生一定是健康阳光、精神丰盈的。”

  质量为重推进课堂革命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升教学质量一直是松泉实验学校的重中之重。学校摒弃将质量等同于应试的“唯分数论”,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变革,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

  通过外出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指导和多轮实践总结,彰显松泉特色的教学模式——数据驱动下的“一中心三习得”课堂逐步落地。

  “一中心”即以培养学科思维为中心;“三习得”,即课前习、课中习、课后习3个环节。“课前习”通过预习检测的形式培养学生预习能力,“课中习”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设计2—3个有效教学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课后习”通过当堂训练和检测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积极思考的能力。而随着智慧课堂的建设,学校引进了爱学堂、“AI学”、UMU平台等教学智能系统,让课堂如虎添翼。

  走进松泉实验学校智慧平台使用先行班,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通过云平台实时书写录入、解答问题、实现师生交流。学生深入参与课堂,培养学科思维,时而上讲台当小老师,时而是“兵教兵”的好朋友;教师可随时看到学生操作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教学应用还延伸到课前预习、课后作业等教学全过程,真正实现了“教”与“学”的改革。

  “数据驱动下的‘一中心三习得’课堂,通过AI人工智能手段,进一步激活课堂、解放师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力。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全程记录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确保对教与学进行精准监控和评价。”学校教学副校长向凤德说。

  课改成功的关键在教师。近年来,松泉实验学校抓住机遇,引入一批年轻教师,为队伍补充了新鲜血液。学校推行数据驱动的梯队研修,对不同年龄、不同专业水平的教师分别提出四格“层级自主发展”要求,并通过成立青年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实施“青蓝工程”,推进校本培训“四大工程”,组织教学比武等,推动教师自觉追求专业成长。近5年来,松泉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市级重要奖项。

  全面发展构建课程图谱

  松泉实验学校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构建全面的课程图谱,以课程打造助力学校全面发展。

  学校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确立“六力”“六好”课程发展目标,基于学生兴趣爱好开发特色课程,兼顾普惠与精品特点,为学生们打造了课程的盛宴。

  翻开学校课表,攀岩、足球、帆船帆板等课程赫然在列,这是学校为学生们准备的特殊挑战。为了传承“直面困难、永不言弃”的精神内核,学校从“大体育”课程入手,启动了以“上山下海陆上飞”为龙头的学生综合素养培养计划。

  “人为什么要攀登?因为山在那里。”从“上山”的意象出发,首次进入奥运会的攀岩项目进入了松泉人的视野。学校积极推动攀岩运动进课堂,启动轰轰烈烈的攀岩联赛,大力弘扬“岩续梦想,攀登未来”的学校文化。

  为满足学生们“拥抱大海,扬帆起航”的梦想,学校还开设了帆船帆板选修课程,组建了学校帆船帆板队;校足球队成立5年多来,从一支青涩稚嫩的“菜鸟”球队成长为球技精湛的文明球队,成为松泉精神的象征……

  近年来,探索大学科融合的“融合式学习”是松泉课程建设的一大亮点。如果说攀岩、足球等是体育与德育融合的尝试,那么“古诗新咏”便是语文与音乐等学科的亲密接触。

  多年前,考虑到学生基础薄弱,语文组的教师与音乐教师合作,将课本中的古诗词配上音乐,用唱诵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目前,学校已编写出版了《古诗新唱》《古诗新韵》两本教材,涵盖人教版初中语文全部古诗词配曲。2018年,“古诗新咏”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创新成果,在多部门组织的“教育创作成果展”中获邀参展。

  今天,特色课程的火种已在松泉实验学校形成燎原之势,作为全国创新教育基地校,学校还开设了创新发明、科学小实验小制作等科创类课程,而领导力课程、生涯规划等前沿课程及社团活动,也不断为学生打开探索天地万物、展示生命自觉的新窗口。

  特色立校争做智慧先锋

  地处信息发展高地的深圳,松泉实验学校以建设“面向未来的教育”为己任,致力于以数据创造、累积、分析、应用为核心的智慧校园建设,成为罗湖区智慧校园建设的先锋学校。

  走进松泉实验学校,从校门口的人脸测温系统,到办公室的人脸门禁系统,再到每个教室的云电子班牌等,令人目不睱接。打开手机,38个应用模块将学校管理网络连成一体,便捷又高效。学校还建设了统一的数据管理中心,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精确的数据服务。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掀起课改浪潮,师生们的信息技术应用也日益娴熟。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使用“企业微信+希沃+微校互联”3个平台完成线上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采用“希沃白板5+云课堂直播+知识胶囊+易课堂测试反馈”形成教学闭环模式。全校教师总备课量达41612次,合计3322小时,上传资料8910项,直播课堂参与学生18万人次,知识胶囊总点击量25万人次。

  “未来,我们将通过大数据分析形成更好的教学策略,更客观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等,让数据说话彰显办学特色。”学校负责智慧校园建设的李政主任对智慧校园充满信心。

  “数据驱动的自觉教育”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以数据的应用、累积、分析等为学校发展、教师提升、学生成长有效“减负”,实力护航,让“双减”政策更快更好地在松泉落地生根。

  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松泉实验学校正是以脚踏实地的“自觉教育”唤醒生命自觉、青春激情与创新力量,点亮每一个生命之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随着周边旧城改造,环境不断优化,学校也进入全面重建期。内外合力的作用,推动学校向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前行。学生家长宋垚女士说:“在松泉,我的两个孩子在为人、交友和学习上,都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立足“湾区枢纽、万象罗湖”的战略新定位,罗湖区提出打造“智慧教育创新区”“教师发展示范区”“素质教育先行区”和“教育治理样板区”的战略目标,不断推动辖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松泉实验学校必将与罗湖教育一起扬帆远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美好未来贡献全部力量!

  (高博 刘素华)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