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大都能歌善舞,拥有各具特色的民族音乐文化。器乐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数量繁多、风格各异,与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民俗祭祀等活动融合在一起,折射出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是中华文化中一抹绚烂的色彩。少数民族器乐的传承与发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千年来,其继承与发展主要依靠一代代人的口传心授。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转型,这种传承方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有些少数民族器乐甚至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如何让少数民族器乐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高校音乐教育是继承发扬少数民族器乐的重要方式,但由于起步晚、发展慢、民族特色强,导致学习人数少,教材、师资等资源不足,不易形成专业、系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各少数民族中蕴藏的乐器和乐曲多达500多种,但目前仅有20余种器乐在高校开设专业。
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成立于2009年,目前开设的专业有马头琴、手鼓、民族唢呐、四胡、手风琴、冬不拉、横笛、热瓦普、火不思、弹布尔、伽倻琴、都塔尔、芦笙、艾捷克等。经过长达11年的建设,少数民族器乐系在学生培养和学科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少数民族器乐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少数民族器乐教学,筑牢艺术教育的根基。
重构教学课程
传承民族文化
一直以来,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借鉴了西方音乐教学的体系,少数民族器乐教学也是如此,西方器乐教学体系为少数民族器乐规范化、系统化教学奠定了基础。然而,少数民族器乐是在少数民族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花朵,具有自身独特的语汇和风格,对少数民族器乐的学习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演奏技艺的提升,更应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相辅相成。少数民族器乐系明确将培养少数民族器乐高级演奏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设置了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力求使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
在传统的器乐教学中,特定专业的学生只能学习一种乐器,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则存在一定的狭隘性。音乐学院打破单一专业教学方式,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丰富学生的音乐技能。在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方面,学院在融合西方音乐教学知识体系的同时,着眼于少数民族文化,形成二者兼并的综合教学模式。
从广度来讲,学院在少数民族器乐教学上突出了“一专多能”的特点。一方面,少数民族器乐系将汉族乐器的学习列为相关少数民族乐器学习的辅助课程,如把二胡作为四胡的辅修课、把琵琶作为火不思的辅修课;另一方面,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种少数民族乐器的演奏是少数民族器乐系的明确要求。这样一来,学生在自己本专业“精耕细作”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乐器,丰富了少数民族器乐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多种乐器的过程中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从而提高综合能力和水平,还可以拓宽就业范围。从深度来看,学院在少数民族器乐教学上体现了“古今中外”的特点。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少数民族器乐系的学生同样也需要掌握当代音乐语言,适应新的音乐演绎方式。因此,学院将西方经典音乐理论、中国传统音乐、中西音乐史等列为少数民族器乐系的必修课程,让学生具备全面的音乐知识积淀,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新时代的能力。
在课程考核方面,学院构建了灵活多样的考核体系,确保能够全方位立体化地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学院一是将学习过程和期末考核结果相结合,把学习过程如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练习情况纳入考核体系,不同基础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可以在考核成绩中有所体现,避免考前突击的现象;二是平衡器乐技巧的掌握程度和基础音乐知识在最终考核中所占的比重,引导学生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加深对世界前沿音乐艺术的了解,不断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创新教学模式
体现时代特征
少数民族器乐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是演奏方法和曲谱具有很强的随意性,甚至同一民族的不同地区,其器乐的演奏方式都不统一;二是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导致少数民族器乐没有标准的教材,这给系统化教学模式的建设之路设置了很多障碍。为解决这一难题,学院在教材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力气。学院鼓励相关学科教师、带头人申请民族器乐教材建设项目,加强少数民族器乐基础学科建设。经过长期努力,学院在教材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编著了《马头琴演奏教程》《热瓦普演奏教程》《火不思演奏教程》等,弥补了相关专业在教材上的空白;同时,在基础教学方面,编写了《中国少数民族单声部视唱教程》和《中国少数民族多声部视唱教程》等用于视唱练耳教学,以全方位地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
同时,教师是少数民族器乐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效果。少数民族器乐系部分专业的课程采用了“双导师”制,并且经常外聘专家授课,增加了学院教师与校外专家交流切磋的机会,从侧面激励着少数民族器乐系的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同时拓宽了青年教师培养深造的途径,促进了少数民族器乐系教学模式的良好循环。音乐学院每年还会举办“教师教学大赛”,通过在全院师生面前展示授课,教师们交流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艺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鉴于少数民族器乐专业学生人数少等现状,在教学方式上不适用于大班教学。在专业课教学方面,学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传授,根据不同器乐的特点,采取“一对一、一对二、一对多”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学院还尝试打破各少数民族器乐之间的壁垒,采取多种乐器、多声部组合授课,改变了只学习独奏曲的单调局面,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学会在竞争与合作中增强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音乐学科的完善和传承离不开学科教学理论的建设,而学科建设是一项艰苦、长期的工作,少数民族器乐的学科建设道路更为艰难。学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器乐学科建设,及时总结少数民族音乐专业发展理念、教学方式,适应时代新的发展要求,对民族器乐教学进行改革。2018年,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和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了“中国少数民族器乐发展高层论坛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六届年会少数民族器乐发展专题研讨会”。会上,来自传统音乐理论研究、音乐创作、音乐表演等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们,回顾总结了中国少数民族器乐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就少数民族器乐及其专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实践与研究(包括乐器改良),少数民族器乐与创作,少数民族器乐与音乐教育研究,少数民族器乐传承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器乐系与学科研究等问题展开深入的学术讨论,从多个维度探讨了少数民族器乐音乐发展的可能性及机遇。
学院还积极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为学生举办民族器乐作品展示音乐会,在欣赏民族音乐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民族音乐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之间的专业技能交流,在专业创造力上取得进步和提升。例如学院举办“中国—唢呐”少数民族音乐会,集中展示了畲族、壮族、蒙古族、满族等7个少数民族的唢呐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出唢呐声音高亢嘹亮、刚柔并济的艺术特点,更充分挖掘、继承、发展了唢呐音乐的流变性和多样性。又如,学院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欣赏高雅音乐、提高艺术素养的平台,营造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良好氛围,举办了少数民族器乐系新年音乐会,分哈萨克族、维吾尔族专场和蒙古族、苗族专场两场展开。在音乐会上,学生们不仅欣赏到了极具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和表演,也深入体会到了民族文化对艺术形式的塑造和发展,懂得了民族文化、民族艺术与民族精神的内在联系,激发了学生对不同民族艺术和民族器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注重民族精神。学院以音乐会为契机,推动民族器乐的教学和发展,丰富民族器乐教学形式和手段,提升学生对不同形式的民族音乐和民族器乐的鉴赏力、学习力和艺术创造力,切实地丰富了民族器乐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提升了民族艺术教育的实效。
拓展实践空间
凸显真才实学
学院还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搭建舞台、开拓路径,在实战中磨炼技艺、加强对音乐的理解。2008年,在少数民族器乐系成立10周年之际,学院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10周年庆典音乐会”。马头琴、冬不拉、芦笙、芒筒、木卡姆等乐器轮番上阵,时而一枝独秀,时而百花齐放,如歌曲《欢乐的那达慕》,用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火不思、四胡等与钢琴合奏的形式,并与多人声乐形式形成呼应,气势磅礴,反映出蒙古族乐观积极、热情洋溢的性格以及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场景;来自新疆的8名以哈萨克族为主的学生呈现了冬不拉合奏《阿达依》和《括莫力阿夏尔》,以高超的技巧和艺术性很好地表现了哈萨克族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乌夏克木卡姆》第一达斯坦间奏曲选段用器乐合奏的形式,几乎原样呈现了木卡姆艺术的原生艺术样态,令听者感动;《KumsaldaDans》是改编自土耳其民间乐曲的民族器乐合奏曲,维吾尔族传统乐器与手鼓、铃鼓、箱鼓等打击乐相互配合,表现出欢快、喜悦的情绪。整场音乐会座无虚席,高潮迭起,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且惊喜的少数民族音乐盛宴,向社会展现了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少数民族器乐系10年来的教学成果。
少数民族器乐系的教师和学生还经常受邀参加国家外事活动演出,足迹遍布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多次受邀参与国家重大文化活动,并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2018年“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专场音乐会”、2018年“爱尔兰教育文化交流日音乐会”、2018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2018年北京艺术院校教学成果展示活动”、2019年“中央民族大学与马来西亚国立大学文化交流演出”、2019年央视“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我们都是追梦人》《一起音乐吧》、2019年“民族风·两岸情联欢晚会”等,都能看到少数民族器乐系师生的身影。
少数民族器乐作为独特的文化名片,显示出重要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意义。近年来,作为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器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是社会艺术欣赏需求的新热点。因此,少数民族器乐教学还要不断加强教师培养,完善学科建设,努力筑牢艺术教育的根基。
(胡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