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地理:单元重构 专题突破

  为更合理有效地进行地理学科高考备考,可将高三复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9月初至次年3月初进行一轮复习,主要进行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第二阶段:3月初至4月底进行二轮复习,主要进行专题复习能力提升。第三阶段:5月初至5月底进行三轮复习,主要进行综合模拟技巧冲刺。第四阶段:6月初至高考前进行考前回扣,主要进行查漏补缺和适应训练。

  一轮复习:开展大单元整体学习

  一轮复习以夯实基础为主线,重在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拓宽高频考点考查内容的视野,形成严密立体的知识网络。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达成一轮复习的目标,可采用大单元整体学习的思路。

  一轮复习中的大单元整体学习,首要的是进行学习单元的重构,教师可打破原有教材顺序,基于学科大概念,依据课标,把高中地理内容划分为12个单元:地球地图、大气与大气运动、水与水体运动、地质作用与地貌、植被土壤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灾害及其防治、人口聚落与区域发展、产业与区域发展、交通与区域发展、区域联系与协调发展、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战略、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战略。每一个单元都以“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迁移提升”为特点创编了单元学程,单元学程从核心价值出发,紧紧围绕学科大概念,通过整体构建、探究迁移、拓展过关三个学习阶段,让学生从整体上认知学科知识与逻辑、应用与生成、价值与意义,在自主学习、建构生成的整体学习过程中,养成地理学科思维能力。这三个阶段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二轮复习:“大专题+微专题”突破盲点

  二轮复习在巩固深化一轮复习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学科素养方面的不足,设置微专题,力争突破知识、能力盲点,找准增长点,实现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养成,达到“巩固、完善、综合、提高”的效果。

  二轮复习采用“大专题+微专题”的复习方法,设置等值线、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貌与土壤、生物与自然带、乡村振兴、重大工程、城市、区域生态问题、环境保护、开放观点设问、图表判读等12个大专题。在大专题之下,辅以微专题突破,如“地球上的水”部分,设置“水循环与水平衡”“河流特征”“湖泊的形成与变化”等3个重点微专题。在该阶段,教师将高频考点穿插到专题中,如将“地理过程”分别穿插于“地球上的水”“地貌与土壤”“生物与自然带”中,将“原因类”“措施类”问题融入“区域生态问题”部分。

  我们在“区域生态问题”大专题下设置了微专题“热点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二轮复习学生实际,还设置了自主命题环节,提供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图片、文字资料,让学生结合历年高考真题和各地市模拟题,合作命制符合高考要求的题目,为部分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

  三轮复习:模拟高考开展训练

  三轮复习通过模拟高考,开展有效训练,指导学生在复杂情境中围绕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提升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应试水平。

  教师要结合一轮二轮大数据,整理学生复习过程中的薄弱点,找准知识原理方面的问题,选择接近高考实战的模拟题目,围绕区域差异考查地理特征,基于空间关系原理考查地理联系,聚焦区域表现考查地理过程,通过训练、讲评,完善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形成规范表述的能力。

  三轮复习多采用“模拟训练+热点专题”的形式,在模拟题中适当涉及最新热点事件,如北美超级寒潮、非洲蝗灾、长江洪涝等自然现象,伊犁高速百里绿色走廊、日本核污水排放等生态问题,二线城市人才大战、延迟退休、共享员工、生育政策调整等人口问题,二十四节气、传统酿造工艺、竹料手工造纸、纸扇等传统文化传承问题。

  考前回扣:查漏补缺,提高应考能力

  考前回扣是查漏补缺的阶段。学生结合自己的一、二、三轮复习成果,总结在前期备考过程中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方面的收获和提升点。通过回扣教材、训练题和穿插一次考前适应性训练,切实提高应考能力。

  (作者系山东省昌乐二中张晓杰 孟凡旺)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