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4.0时代,技术日新月异,新业态不断改造着世界的发展格局、生产关系与经济结构。我国“交通强国”建设、“一带一路”倡议等,要求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智能高铁、智慧交通和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迫切需要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人才,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对外开拓人才等。
北京交通大学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面向未来交通技术发展,发挥百年行业特色高校的人才培养实力和学科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构建“本研贯通、学科融通、产学相通、国际互通”的“四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个性化、多样化培养方案,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交叉复合型、卓越工程型、国际开拓型等四类优秀人才。
本研贯通,开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试验特区”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求学生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创新能力,本研贯通式培养是重要手段。传统的分段式教育普遍存在本研割裂的问题,在培养计划上,本、硕、博三阶段的衔接性差,各阶段培养方案独立进行,不同阶段课程存在简单化或重复问题,内容未能衔接递进,本科生科研训练不足且与研究生科研工作缺少关联,不能帮助学生实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难以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与创新思维。
学校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2006年起,持续通过思源班、知行班、詹天佑学院等载体,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的理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实施“高原计划”“高峰计划”,分别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科学研究拔尖人才和优势学科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并成立实体化的詹天佑未来技术学院,采取八年一贯制本博连读的“3+5”培养模式,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进入“高原计划”或“高峰计划”,选择主修、辅修专业进行交叉学习,以实现“一生一案”个性化培养。学校构建本研贯通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实施课程分级制度,所有课程根据内容难度分级递进,面向全体学生通选互认,学生依据自身学习情况和特点,可以向上或向下自主选课,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可提前选修研究生课程。
学科融通,实施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升级方案”
新工业革命深入带来的科学、生产中的复杂问题,难以通过单一学科知识技术得到解决,信息时代催生的交叉型新兴产业,呼唤着跨学科复合型人才。高校应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多个相关学科的方法论、逻辑关系、概念或理论等,形成结构化的新课程,帮助学生构建多学科融合的知识体系。
学校坚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自2009年起,通过轨道交通复合人才试点班、辅修专业、双学位等方式,着力培养“交通+”“人工智能+”等交叉复合型人才。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推进“人工智能+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打造了一批以智能建造、智能制造、智慧交通为代表的前沿专业。积极开展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建设,强化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工工交叉、理工结合、工文渗透、文理融合,近年来增设网络与新媒体、智能装备与系统、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等前沿交叉专业,构建协调可持续的专业发展体系。加强交通特色专业交叉融合,强化智慧交通专业群建设,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现代交通背景下交通运输工程新工科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通过教育部验收并获评优秀。打造跨学院重点课程建设“孵化器”,建立跨学院本研课程群11个,打破学院、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学院合作开发、建设、教授课程,着力打造一批学科融合一流课程。
产学相通,打造卓越工程型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近年来,各行业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问题、新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教育“滞后性”问题被逐渐放大,导致产学脱钩,教学内容严重落后甚至脱离生产实际,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一线的生产力和创造力。高校人才培养急需进一步深化产学合作,以平等性、共享性、实践性、创新性为原则推进产学联合培养,促进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解决现实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校推动校企联合共建共育,自2010年起,通过“3+1”“3+1+2”等产学联合项目,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培养工程背景深、实践能力强的卓越工程型人才。建设高水平实习实践基地,深化产教、科教融合,与行业企业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不断拓展智慧高铁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等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平台的内涵与功能,构建校内外、课内外、虚实结合的立体化实践平台。校企共建精品课程和教材,组织具有丰富产业经验的教师和行业专家联合编写基础理论与新技术结合的高水平系列教材,研制技术领先的教学实验设备,建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精品课程。共建校企双导师队伍,鼓励校内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同时选聘企业兼职导师参与培养方案修订、生产实习、前沿讲座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实行双导师制,形成校企双方“共建、共育”,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管、共享、共赢”的机制。
国际互通,搭建国际开拓型人才培养“桥梁纽带”
加入《华盛顿协议》,代表着我国工程教育正式进入国际平台的人才培养竞争,国际化视野、对国际前沿标准的掌握及跨国沟通交流能力将成为未来高层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这要求高校要立足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前沿,研判发达国家工程教育新趋势、新策略,促进将中国理念、中国标准转化为国际理念、国际标准,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人才。
学校不断拓展国际化培养渠道,自2009年起,通过国际班、海外项目经理班、中外合作办学、暑期学校等多种方式,培养高水平国际开拓型人才。创建“点—线—面—域”国际化人才培养架构:“点”是与世界著名大学合作,开展113个国际交流项目;“线”是创办了轨道交通和工程管理复合的海外项目经理班及10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面”是创办中俄交通学院、国际新能源学院等国际化学院;“域”是与国际知名高校共建威海国际化办学校区,满足多元化人才培养需求。学校牵头组织国际高校联盟,任国际铁路联盟—高速铁路高校联盟主席单位,与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多国大学合作成立4个高铁研究中心,全面支持高铁“走出去”战略;牵头组建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开展教育培训合作。学校加强英文课程和师资建设,利用8个“111引智基地”及中外合作办学优势,引进国际师资联合校内海归教师开设全英文课程,建设英文在线开放课程,搭建英文学习环境,提升英文学习效果。
平台搭建机制创新,保障“四通”模式有效实施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育人理念、教学模式的实施最终要落在专业的教育教学上、落在教师的课堂之中,否则就会变成“空中楼阁”。任何一项改革举措的有效落地都需要坚实有力的机制体制作为保障,因此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必须以高质量的内涵建设与切实有效的机制体制改革为支撑,这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要求。
学校积极夯实六大人才培养平台,基于OBE(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理念和“四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专业结构、重构专业培养方案,建设一流专业;创新教学理念、体系、内容、方法,创优教学团队、资源、评价、成果,建设各类一流课程;融合学科前沿、科研教研成果,编写一流教材;构建由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科研实验室、校外实践基地组成的“四位一体”产学研用一流实践平台;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教师培育,打造一流教学能力;健全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实现一流质量保障,将一流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学校切实推进机制体制改革,建立组织保障机制,成立本科生院,构建本科招生培养、师资队伍、综合改革、内涵建设、质量监控“五位一体”的育人长效机制,统筹推进“四通”模式改革;建立资源优先机制,构建本科教学资源配置制度,将资源优先投入本科教学,保障“四通”模式改革与建设顺利开展;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和分配机制,推进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联合课程建设和授课,建立“三全育人”格局;建立技术支撑机制,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信息化、智慧化水平,增强现代化治理能力。
(作者王稼琼系北京交通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