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摆拍式假游戏”变为“动态化真游戏” 动态回应区域游戏中的幼儿
区域游戏是幼儿园的重要活动形式,也是幼儿个性化学习的主要途径,但常会看到教师努力创设区域环境并提供支持,而幼儿发展收效甚微的现象。
很多游戏现场从静态视角而言,幼儿有可选择的操作材料、有独自的活动空间、有教师的积极支持。但从整体过程而言,教师理念仍停留在规则方法预设层面,幼儿仍在教师预设的流程中学习,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摆拍式假游戏”。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教师是凭经验、按计划创设环境和投放材料的,所以在静态视角下游戏能呈现自主的形式,但从全过程看,教师是在执行游戏方案,幼儿是在实现游戏方案,持续观察后就会发现自主和支持背后的高控。
为更好地帮教师跳出“摆拍式假游戏”的静态模式,转变为“动态化真游戏”,我们通过游戏视频审议及游戏现场审议等方式,开展区域游戏动态化教研探究。一方面更新教师游戏观,让其真正理解游戏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给教师赋权,让他们敢于在游戏中优化环境,调整策略。
游戏视频审议:反思游戏静态化问题
选择有研讨价值的视频,是审议的第一步。审议前,幼儿园教研组长将具有典型性的“静态游戏”视频,剪辑成适宜研讨的长度,分享给教师。
教研组长选择了科学区游戏视频:教师提供了各种探索沉浮的材料、水盆、毛巾、记录纸等。一个幼儿在游戏,用上下箭头记录沉和浮的结果。持续记录了5分钟左右,水打翻、记录纸弄湿,幼儿兴趣消失。
一系列状况让教师很焦急。教师问:“你能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吗?”幼儿没有回应。于是教师自己做起了实验,水杯中装满了水,将原本下沉的回形针慢慢放在水面上,因为水面张力,回形针浮在水面上。幼儿随后模仿操作,反复实验,但游戏持续一段时间后,幼儿便兴趣索然。
教研组长剪辑了10分钟视频,呈现了预设的游戏方案全景,以及教师支持的无效和幼儿的无所事事。教研组长在前期准备中感触很深,如何选择有审议价值的视频,用最短的、最典型的视频讲述游戏静态化的问题,对她也是一种学习与反思。
分析问题,是审议的第二步。在视频审议时,通过分组交流,大家用海报或思维导图汇总初步思考。通过分享交流,教师对静态游戏产生的原因达成了共识。
原因一,教师教授。游戏中看似幼儿在实验和记录,可一旦预先提供的游戏材料和操作流程结束,游戏也就停止了。虽然教师试图提供新材料、新方式推进游戏,但教师开启的新游戏模式还是教授,学习始终是浅表状态。
原因二,问题预设。幼儿安静坐在座位上,取用教师预先提供的材料,按部就班完成任务。教师将可能出现的问题都预设好了,也提供了解决策略。当学习从解决问题退化为完成任务,幼儿的经验始终在重复,缺少动态学习价值。
原因三,游戏内容固定。案例中有两项游戏内容,一是把物体放到水中记录沉浮,二是把回形针放到水面上。当幼儿完成这两项“流水作业”后,就丧失了继续探究的兴趣。
专业引领,是审议的第三步。在审议中,我肯定教师对游戏静态化问题的分析,同时提出持续深入探究的问题,引发教师反思:“其实大家早就有了共识,但为何区域游戏静态化还普遍存在?”
在反思中,教师的交流不再是概念和理论的罗列,而是从自身经验出发寻找真实问题。有教师提出,每周的课程审议已经把区域的内容、材料、玩法都确定了。有教师认为,一直在放手游戏,但幼儿在区域中总是重复低水平的游戏,所以只能教给他们一些玩法。当然更多教师认为,自己是通过观看视频,才真正开始反思静态游戏的弊端,产生了想要改变的动力。
寻找行动策略,是审议的第四步。教师继续分组研讨,针对不同问题,提出行动策略。
有教师提出游戏环境需动态化,固定的游戏环境缺乏适宜性,幼儿操作受限。沉浮游戏可以选择离科学区不远的盥洗间,还可以选择户外玩水池。有教师提出游戏材料需动态化,改变教师提供沉浮材料的方式,由幼儿搜寻、实验、记录。
最后,我建议每位教师主动尝试践行一至两种行动策略,并挑选典型案例作为下次课程审议的分享内容。
通过视频审议,教师转变了按既定方案开展游戏的传统观念,认识到游戏动态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针对游戏视频中的问题和需要,教师形成了在游戏中与幼儿一同创生游戏,建构动态化游戏的理念。
游戏现场审议:寻找游戏动态化可能
对大多数教师而言,游戏动态化是抽象的概念,就如同游戏的自主自由一般,教师会表达、会分析,但一到实践中就变形了。“游戏环境什么时候需要动态化改变”“教师应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支持幼儿学习的动态需要”等问题接踵而来,成了工作中难以把握的点。于是,我们又引入游戏现场审议。
游戏现场审议,就是让审议团队在真实的游戏场景中,发现问题、研讨问题、调整策略、反馈策略,并给予教师构建游戏动态化的权利。
教研组进入某中班的科学区现场,幼儿从家里带来了有弹性的物体,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记录物体的弹性。现场审议时,教师提出游戏环境动态化不足,游戏材料和内容都是集体活动“认识弹性”的延伸,不能满足幼儿科学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通过简短的审议,我们形成了两种调整策略。
调整一:教师鼓励幼儿将整个幼儿园作为探寻弹性特质的大环境。通过现场调整,探索弹性的空间从两张桌子变为更大的场域,环境与幼儿产生了真正的互动,区域游戏变成了幼儿学习创生的场所。
调整二:围绕科学区关键发展指标“观察、分类、实验、预测、得出结论、交流想法”等,提出支持策略。
有教师为外出收集弹性物品的幼儿提供了小篓和纸笔,便于他们收集和记录;有教师带幼儿开展关于弹性的科学小实验;有教师鼓励幼儿从语言区借来iPad,查阅关于弹性的知识。
通过现场环境审议,教师产生了巨大的触动。原先很多大家想尝试而未能尝试的环境支持策略,通过科学区这个小窗口得到了实现。同时也让教师感受到,理念先行,行动也要跟进,游戏才会发挥真正的价值。
分组对比游戏:强化动态化支持理念
虽然教师对游戏的动态化支持有了一定的把握,但他们更希望有一套固定的范式,明确具体的支持时机和策略。但教育的机智不仅仅是门技巧,更准确地说,它是一种“即兴的、临场的反应能力”。为解决支持有效性的问题,教研组又一次进入区域游戏现场。
中班幼儿在自然角观察小蜗牛,教师主动提问:“你们看见了什么呀?”在教师的提问和追问下,幼儿分享了很多关于蜗牛的外形特征。参与现场审议的教师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教师直接给出蜗牛的知识,剥夺了幼儿自主探索的可能;另一种认为教师的引导让幼儿更专注地观察蜗牛,保持了探索的兴趣。对于分歧,现场“悬置”了问题,打算通过观察后续的游戏来判定当下支持的有效性问题。
后续游戏中,幼儿的游戏环境从室内转到了室外菜地,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放大镜、纸和笔等材料。参与现场审议的教师仍然持不同观点:一方认为教师仍在牵引着幼儿做观察,不是真正的动态游戏;另一方认为,有了教师的支持,幼儿的观察才会持续深入。
对于分歧,现场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将幼儿分成两组对比展开游戏。第一组幼儿仍在教师提供的材料和问题驱动下开展游戏。第二组则不再提问,也不给答案,而是和幼儿一起观察,只在幼儿提出需要时,教师帮助寻找解决办法。
在后续的视频审议中,我们播放了两组视频。第一组中,教师预设的提问与材料投放逐渐引发不了幼儿的兴趣,教师很快便将蜗牛的知识点向幼儿讲授。第二组中,幼儿不断提问,教师不断记录问题,问题成了新探究的开始。
具身参与现场实践的教师,开始通过视频反思什么是真正的有效支持,形成了支持是一种动态的回应,是一种平等的状态,是一种优质的师幼关系的共识。大家认识到面对幼儿的问题,成人应尽可能帮助他们保持活跃的思维,而不是很快给他们一个明确答案。一旦师幼关系变成了知识传授,师幼对话的平等意义就消失了。而在游戏中,努力保持幼儿的思维活跃远比给出明确答案难得多。
(作者丁悦系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