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探寻儿童情感百年变迁史 ——经典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情感史探析

  如今,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儿童最亲密的“对话者”,但是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儿童来说,儿童文学作品(以下简称“童书”)享有绝对的权威地位。在儿童情感及情绪媒介中,童书牢牢掌控着近百年的话语权。即使各民族有各民族的童年,但一些童书甚至克服了语言的障碍,在异国他乡备受推崇。这些童书的流行揭示了儿童本质上的同一性。换句话说,人类有童年,早在童年成为独特的人生阶段之前,世界上就已经有了儿童文学,因为儿童有情绪要关照,有情感要表达。吊诡的是,在成人与儿童的交往中,我们通常最容易觉察到他们的情绪和情感问题,但是却又在很长一段时间的儿童研究中对他们的情绪和情感问题视而不见。儿童本身具有哪些情感和情绪能力?他们又有哪些情感和情绪被我们知晓、承认和接纳?这是每一位教师和家长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自儿童文学成为显学后,整个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期都是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情感学习:儿童文学如何教我们感受情绪》一书的作者们正是以1870—1970年的百年经典儿童文学为蓝本,聚焦儿童的焦虑、信任、虔诚、同情心、同理心、爱、羞耻、痛苦、恐惧、勇敢、思乡病甚至无聊,这十二大情感和情绪主题,在每一个主题下寻找相应的确证,向读者诠释了西方儿童文学中的儿童情感百年变迁史,并揭示了与儿童情绪相关的儿童文学的六大趋势。

  儿童的情感史或者情绪史真的存在吗?这是本书作者试图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情感和情绪似乎总是关涉着当下的某一具体对象,或人或事或物,难以超越物理空间,亦不能跨越历史长河。但是本书作者却告诉我们,情感的历史化研究正逐渐成为当下西方历史研究的热点,并且随着研究的细化,人们逐渐将目光聚焦到儿童情感之上。作者坚信儿童是以情绪为起点,随着发育迈向种种认知能力。西方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比我国起步早得多。直到2015年,“情感史”才以专门的研究主题在我国首次亮相。虽然“情感史研究”的引入已有六年之久,但是我们依旧对其所知甚少。国内关于这一研究主题的作品可谓凤毛麟角,特别是专门研究儿童情感史的更是寥若晨星。本书的翻译引进恰是我们了解外国儿童情感史研究的一个窗口,足以让我们窥见国外儿童情感史研究的方法和进程。

  本书是德国马普人类学发展研究所所长乌特·弗雷弗特等作者针对儿童情感史研究的一大力作,共关涉两大文类:“教养手册(advicemanual)”和“儿童文学”,重点探讨了社会如何建构、形塑儿童个人的情绪、情感与感觉。因此,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向读者介绍这两大文类的具体内容或特质,而是为了探究它们向儿童提供了何种知识,以及如何强调儿童本身的特殊性和如何完成情绪社会化。这些教养手册与儿童文学作品不仅跨越语言,也穿越历史时代。正如黄怀庆先生在译序中所言,本书探讨了儿童文学中十二种情绪的百年发展史,足迹横跨欧美远至印度和俄国。每一章都在19世纪中叶以及更广泛的历史转折与变迁中集中讨论某种情绪,每一种情绪或多或少也还包含着其他情感。据此足见作者们的良苦用心。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从《盖斯凯尔夫人的焦虑》里一起回到维多利亚时代,见证西方育儿知识文化的诞生与发展历程。西方的育儿指南文学从盖斯凯尔充满爱与焦虑的育儿日记里萌芽,后经科学知识的发展,开始与道德哲学和宗教儿童教育研究传统抗争。“情绪”开始以一种重要的正式概念出现在育儿指南中。在而后的教育改革中,伴随着“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人们开始关注儿童的幸福和自由问题。虽然这些改进并未撼动当时社会“正确”的育儿目标,但是人们开始意识到关注儿童性格和情绪的重要性。此时,各界关于育儿的争论也越来越多。不过不论是后来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里对儿童情绪的看法,还是后来随着科学知识的转向对父母在育儿指南文学中新的角色定位,抑或是依附理论对儿童情绪重要性的进一步诠释,都足以让我们认识到儿童情感和情绪在西方育儿史中的重要地位。

  教养手册的读者主要是家长和教师,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受众则是儿童。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缓缓行文,童书的很多故事描写都有着自己的深意、自己的目的。本书的前提假设是:情绪是社会建构的。这意味着儿童必须学习他们所在社会的文化情绪。因此,无论是《狄肯的信任》《阿斯嘉礼的虔诚》《拉尔夫的同情心》,还是《温迪的爱》《小猪的羞耻》《伊凡的勇敢》等作品,作者都在力图向我们说明不同国家的童书如何教会儿童体悟情绪和情感。“与百科全书相比,童书不会将官方或正规的知识总结成简洁的文章段落。相反地,童书传授及分享的是情境知识与实践知识,它们未必会告诉孩子该感受些什么,但会以某些细节来说明这种或那种情绪是如何发生的、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以及该情绪实际体验起来是什么感觉。”本书所涉及的时代,儿童主要是通过以身体的实践、模仿和姿势,复制或重现他们在别人身上观察到的情绪来学习情绪。

  此外,本书还揭示了与儿童情绪相关的儿童文学的六大趋势或者说六大论题:第一,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情绪,情绪因此也变得多元;第二,尽管道德的作用不停变化,但仍然是儿童文学与教养手册不变的特色;第三,成人与儿童以及儿童彼此之间都在争夺更加民主的关系;第四,性别、种族、阶级或物种等不断变化作用的社会区别也会影响教导与学习如何感受;第五,同侪团体的重要性不断提高;第六,儿童要为自己的情感与自我发展承担的责任也愈来愈大。本书作者向我们传递了一种观念,即童书和教养手册特别有助于儿童处理他们的问题和困境。阅读可以增加儿童情绪能力,提升他们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意识。21世纪已然到来,随着电子媒介的迅猛发展,本书作者所提倡的观念是否依旧存在,这也是作者留给每一位读者的思考题。

  (作者熊甸双系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