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伟大事物的魅力”到底指什么

  第一次看见“伟大事物的魅力”这一说法,是在帕克·帕尔默的著作《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但没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后来读到《教学勇气》的翻译者吴国珍教授与帕克·帕尔默的访谈录,其中有一段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吴:大家对您的“伟大事物的魅力”“教室的主体是第三事物”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对“第三事物”到底是什么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老师们就按照自己的经验来理解,是不是课堂里的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是不是一个提供学生学习的思维框架,是不是一个比较神秘的东西,并从不同的角度去讨论。

  帕:是的,我能理解。所以这个问题关乎的其实是我对“伟大事物的魅力”的定义,以及什么是伟大事物,教师又该怎样去理解。我能给出的最简单的答案、最直白的答案就是,在我看来,伟大事物就是学科本身,就是我们正在学习的学科本身。所以,如果是文学,那么它的伟大之处就是人类的想象力,以及还在原始时代的时候就能将其转化为故事的能力;如果是天文学,那么它的伟大之处就是宇宙是如何构建的,又是如何运行的,还有所有与之相关的神秘之处。我用“伟大事物”这一概念,是想要表达每一种学习共同体中,或者每一间教室中,都有一个需要阐明的中心。

  在接下来的访谈中,帕尔默还非常明确地指出,学科本身也是一种存在,也拥有自己的声音。我们应该去尊重这个存在、这个声音,就像我们尊重他人一样。只有通过这种尊重才能理解我们学习的学科,才能在它应该被发掘的深度上被学习者所领悟。我们应该把学科想象成空间里的第三者,学生、教师、学科,三位一体。试着去关注学科的价值,它值得被尊重的价值,那么你就有了去理解“伟大事物”“伟大事物的魅力”这些概念的基础了。读到这里,我真的非常兴奋,有高山流水如遇知音之感,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多年来,在教育美学的研究过程中,我一直把“学科(知识)的魅力”作为构建教育美学框架的重要维度之一。在我编选的教育美学读本《什么是真正的教育——50位大师论教育》(2010年)中,“知识的魅力”就已经是非常醒目的一个专辑;在之后出版的专著《教育美学十讲》(2015年)中,我同样也把“知识魅力”作为专门一讲,而这里的“知识魅力”,我都是作为“学科魅力”的同义语在使用。之所以用“知识”而不用“学科”,是我以为,完美的学科魅力应该包括知识和教学艺术两个层面,知识魅力和教学艺术魅力需要分别用两个章节来表达;同时,也是为了着意强调“知识”的特殊价值。

  在我看来,当下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误区,就是对学科知识重要性的严重忽视。而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认识,一方面源于自己多年的教学感悟,一方面也是直接受到了蔡元培学科美育思想和斯宾塞教育思想的双重启迪。但是,启迪毕竟只是启迪,那只是我的个人感悟,无论是斯宾塞还是蔡元培,都没有明确对“学科魅力”或者“知识魅力”有过充分显明的言说。由此可见,当我读到帕尔默的这段直接宣示“学科魅力”的话语,该是多么地由衷高兴和兴奋。于是,我赶紧打开尘封中的帕尔默,寻找有关伟大事物魅力的章节读了起来。主要有两处,一处是第一章第五节——铸造我们的学科,一处是第四章第四节——伟大事物的魅力。

  在“铸造我们的学科”中,帕尔默说,不仅我们教师找到了学科,学科也铸造了我们教师。教师在遇到所教学科之前,自我意识只是处于潜伏状态,教师需要通过学科来唤醒自我意识,找回教学心灵。显然,这里,作者是把铸造学科放在如何寻找教学心灵的话题之下。作者的这个观点很新鲜,很可惜,我感觉接下来的阐述不够充分。它的意思可能是说,作者要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去和学科知识相遇、对话、相契合,同时,也要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充实、拓展自己的心灵或者说生命感悟,从而让学科教学滋养、丰富自己的生命。

  在阅读“伟大事物的魅力”一节时,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麻烦。帕尔默是这样定义伟大事物的:

  我所指的伟大事物,是求知者永远聚集在其周围的主体——不是研究这些主体的学科,也不是关于它们的课本或解释它们的理论,而是这些视为主体的事物本身。

  我所指的是生物学的基因和生态系统、哲学和神学的隐喻和参照系、文学素材中背叛与宽恕以及爱与失的原型。我所指的是人类学的人为现象和族裔,工程学的原料的限制和潜能,管理学的系统逻辑,音乐和艺术的形状和颜色,历史学的奇特和模式,以及法学领域里难以捉摸的正义观等。

  作者说得很明白,“伟大事物”不是学科本身,也不是课本或解释它们的理论,而在前述的和吴教授的访谈对话中,帕尔默也说得十分明确,伟大事物就是学科本身,就是我们正在学习的学科本身。那么,到底哪个才是作者的本意呢?我专门打电话向吴国珍教授求教,吴教授说访谈时的话语,因为是即兴发言,所以可能不够严谨,应该以著作中的表述为准。这个说法有道理,但似乎还不能完全说服我,因为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关乎对作者观点如何理解,回答者应该会十分慎重,不大会信口随便一说。我怀疑是著作翻译有误。恰在这时,《教学勇气》的新译本20周年纪念版问世,翻译者是方彤教授。关于伟大事物,新的译本是这样说的:“这里所指的‘伟大事物’,是求知者永远聚集其周围的主体——不是研究这些主体的学科,不是评述这些主体的文本,也不是解说这些主体的理论,而是被视为主体的事物本身。”

  这个译文中,第二个“不是”句用“文本”代替“课本”,且加“评述”二字,是让我满意的地方,但第一个“不是”句的“学科”仍然令我迷惑,它仍然与作者接受访谈的话语有矛盾。到底是此处翻译有误,还是作者访谈对话时表达不够严谨?只能存疑了。

  但有一点我是搞清楚了:在帕尔默的语境中,学科魅力即使不是所谓“伟大事物”的全部,也是“伟大事物”中最基本、最核心、最本质的那一部分,它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具体知识点,而是构成学科独特价值和灵魂的那一部分,它才是学科这一“伟大事物”的独具魅力之处。而在我们很多人那里,对学科的伟大魅力又是何等地轻视和疏忽啊。

  热爱你的学科吧!让你的心灵融入学科,同时也让学科丰盈你的生命。职业幸福与否,与你对学科理解的深度、广度、厚度密切相关。

  (作者 杨斌系江苏省叶圣陶教育思想研究所)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