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资讯> 文章详情页

从冷门走向热门,中国“小众”博物馆的“变身三计”

  中新社北京8月24日电 题:从冷门走向热门,中国“小众”博物馆的“变身三计”

  作者 郝凌宇

  时值暑假,北京市民刘佳雯带着儿子第三次参观了中国电影博物馆。“虽然位置稍远,但孩子对电影很感兴趣,就多来了几趟。”刘佳雯对中新社记者说,她和儿子都算是“探馆达人”,除了常去大型综合类博物馆,近几年也越来越钟情专精某一领域的“小众”博物馆。

  刘佳雯母子并非个例。2016年至2020年,中国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已达5788家。随着越来越多博物馆建成和开放,拥有更多选择的民众开始尝试走进展陈特定种类展品的博物馆,不少专门类博物馆也在通过一系列“招数”“变身”,推动展品及其背后的故事从冷门走向热门。

 

“变身”第一计:打破专业壁垒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些“小众”博物馆前些年不为大众熟知,部分原因在于其专业门槛。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长期从事科普工作,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国家动物博物馆是属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管理的科研部门,因研究需要对外开放时间相对较晚,所以最初大众对该馆并不熟悉。但随着近年来科普话题热度走高,动物博物馆逐渐吸引了一批家长带孩子入馆参观学习。

  “我们馆很早就有了夜间开放活动。疫情前每月还有科普讲堂,在爱鸟周等时间节点还会组织孩子们自己观察动物,不止教授知识,也会传授研究方法。”张劲硕说,专门类博物馆发挥展品、人才等方面的专门优势,能激活社会教育功能,补充学校教育,而家长也为此愈加频繁地带孩子造访博物馆,感受知识的魅力。

  在打破专业壁垒这件事上,不少专门类博物馆也在厘清自身定位。以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为例,其展品体现的科学研究方法符合青少年在一定年龄普遍具有的求知探索心理。张劲硕认为,对动植物的研究来自于博物学,这一学科所需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年轻一代了解世间万物联系有很大帮助,也更能吸引青少年观众。

“变身”第二计:打通传播渠道

  无论是电影、汽车等大众消费品,还是动植物、地质等自然科学,“小众”博物馆所囊括的生动知识常能吸引到人们关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融媒体中心主任张辰亮是一位科普“网红”,靠辟谣“水猴子”等奇特生物谣言拥有众多粉丝,他近期制作的国家动物博物馆探访视频给该馆带来不少年轻访客。

  近年来,不少像张劲硕、张辰亮这样的专业人士致力于把博物馆专业知识“打包”传播,吸引观众前来“打卡”。

  比如,通过在网上对云南象群北移南归、杭州金钱豹出逃等热点事件进行解读,科普博主们成功让更多人对动植物的生存习性和环境产生兴趣,进而带动人们走进相关专业博物馆,带起一波关注自然科学的热潮。

  “除了线上,线下的沟通渠道也很重要。我从刚刚到国家动物博物馆工作开始,就去小学上科普课,已经坚持了12年。”张劲硕说。

  越来越多博物馆领域的专业“大咖”也在加入科普行列。张劲硕介绍,北京天文馆馆长、中国古动物馆馆长、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馆长等都加入了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通过更多融合线上线下的宣讲,吸引人们走进博物馆拥抱科学。

“变身”第三计:打造文化“名片”

  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中国博物馆的年度参观人数由7亿人次增长至12亿人次,平均每年增加1亿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观众数量由每年2.2亿人次增长至2.9亿人次,“博物馆热”正持续升温。

  “小众”博物馆如何借势而起?不难发现,已有越来越多专门类博物馆寻求差异化发展,致力于成为所在城市或某一领域的文化名片。

  在世界遗产之城泉州,该市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展列着古代海船、宗教石刻与外销瓷器,展现着宋元时期的辉煌航海成就;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则通过历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古籍文献、书画、碑刻等文物展品,展现运河两岸风土人情与自然变迁。

  “博物馆行业已经意识到,应通过展品讲述所在地域的故事,而非像过去那样千篇一律展示同一类展品,成功的专门类博物馆可以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张劲硕说。

  未来,随着民众精神生活需求的上升,越来越多专门类博物馆将走入人们视野。“博物馆应有自己的性格和气质。”张劲硕认为,带有“个性”的专门类博物馆将为塑造城市的文化提供助力,成为一座城市的“起居室”和“会客厅”。(完)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