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天水师范学院“三聚三新”新师范教育探索与实践

  建构新模式 开拓新格局 打造新标杆 ——天水师范学院“三聚三新”新师范教育探索与实践

  天水师范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新师范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新师范教育体系建设为支撑,着力落实《天水师范学院本科教育振兴实施方案》《天水师范学院新师范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聚焦建构新模式、开拓新格局、打造新标杆,着力推动新师范教育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达到16个。

  聚焦卓越教师、拔尖人才培养,建构师范教育新模式

  新师范教育要使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和信息技术设计、实施和评价教学的技术技能,所学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现代信息技术和社会实践融合的学科视野与知识结构,以及创造性开展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教学研究能力,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多元智能基础,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卓越教师、拔尖人才差异化培养的全过程,构建新时代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创新

  一是实施《天水师范学院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增加师范教育课程学分比重,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优化和突出教育信息化设计与实施,通过设置每学期为期两周的毕业要求达成度专项训练和第二课堂等强化教学技能训练,2021年小学教育专业获全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第二名。二是实施2020级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师德修养、学科素养培养,构建通识教育自设课程、系列在线课程、跨学科门类大类平台课程、职业教育实践课程、开放教育课程等课程体系。三是探索启动了主辅修专业、微专业、联合学士学位等培养项目。2020级培养方案确定了各主辅修专业、微专业和联合学士学位学分,制定和实施《天水师范学院辅修专业微专业管理办法》,拟创造条件开展联合学士学位教育项目。四是大类招生扩大到7个门类,制定并实施《天水师范学院大类招生专业分流实施办法》。五是2021年获批甘肃省乡村小学全科型教师招生计划项目65名,优师定向专项计划项目124名,其中有物理学专业74名、生物科学专业50名。

  (二)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是学校层面探索建构了书院制文理通融教育组织和工作机制。学校出台了《天水师范学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筹建伏羲书院,分文理各设一个班级建制,从2020级首批遴选39名新生组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文科鸿勋班,聘请北京大学等高校的教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逐步实施“一制三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学校筹划实施伏羲书院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导师制,遴选师德修养良好、学科视域开阔、学术积淀雄厚的教师,通过双向选择担任学生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业生涯规划和教育培养计划。二是学院层面自2010年汉语言文学专业设置全校首个创新班,2012年在全校进行推广,以二级学院为主导,依托15个师范专业,遴选组建各相关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班。学校相继制定了《天水师范学院创新人才班培养方案》《天水师范学院创新人才班培养办法》,每年文科班和理科班投入专项经费用于人才培养,注重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导论、研究方法等基础平台课程教学,选派有深厚教育情怀和学术积淀的教师担任班主任与课程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专业创新班考研录取率一般在50%以上,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高达73%,生物科学专业高达71.6%。

  聚焦理念、课程、方法、评价创新,开拓师范教育新格局

  新师范教育将加强师范教育理念、课程内容、方式方法、评价体系创新作为新师范建设的主要路径:一要更加重视教育理念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学生中心理念,实现从强调“课堂教学质量”向关注“学生培养质量”的转变,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二要更加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实现从“学科基础”向“综合素养”乃至“追求卓越”的转变,着力凸显“标准规范”与“内涵特色”的相互融合。三要更加重视基于互联网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从利用传统教学手段向普及现代信息技术的转变,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深度融合。四要更加重视高校、政府部门和中小幼学校的深度合作与多元评价体系建设,实现从独立发展向协同育人、从单一主体评价向多元主体评价的转变,着力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和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为持续推进新时代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一)推动学习调研讨论,重构师范教育新理念

  一是以学习培训研讨凝聚新师范教育共识。学校制定《天水师范学院新师范教育实施方案》和《天水师范学院新师范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重构师范教育新体系;结合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师范类专业建设主题调研讨论,明晰新师范教育建设的目标、内容和路径;承办西北联盟“翻转课堂与信息化教学研修班”暨名师西部行活动,近180名教师参加研修;依托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学校公众号,推出10期《线上教学大家谈》教务简讯,为新师范教育体系建设问诊把脉。二是以系列培训筑牢新师范教育理念。学校组织近100名教师参加师范专业认证总结会,选派40余名专业教师赴西安等地参加师范类专业专题培训等3场次,熟悉认证和评估有关新规定;组织参加2020年全国高教处长会暨高等学校教指委会议,选派230名教师赴清华大学等参加专题培训;邀请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主持人、国家教学成果奖获得者作专题报告近10场次,全校56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构师范课程新体系

  一是增加“新四史”和国家安全教育等通识课程内容,实施“五育并举”,将德育寓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构建模块化的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二是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新文科会议及相关文件的精神,突破学科专业壁垒,设置了生命教育、经典导读、审美体验、批判思维、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等自设课程和人文社会系列、科学技术系列、体育艺术系列、思政教育系列等在线课程,开设了哲学导论、逻辑导论、中国文学经典Ⅰ和Ⅱ、中外古代文明Ⅰ和Ⅱ等6门课程18个学分文科、理科和工科类跨学科门类大类平台课程,设置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三字一话”基本功训练、学科教学技能实训和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教师职业教育课程,开设了文理融通、知技结合、德行合一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第二课堂等开放教育课程,实现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交叉融合。延长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时间,在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实施体育俱乐部等多种形式,开设美育课程,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公共选修课、跨专业选修课和第二课堂之中。三是获批省级一流课程12门,实现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五类全覆盖。学校每年投入700多万元,用于一流本科专业、本科课程建设和本科教学重点招标项目研究,新增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31项、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7项,获批省级教学团队5个、教学名师3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2个,获评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项、省级44项,累计获各类省级以上奖励481项。四是突出师德修养、教育情怀、学科素养等毕业要求,将师范类专业学生毕业要求达成度测评作为核心指标,强化分析、评价和创造等高阶认知思维训练,分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与考核,着力构建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多层次全过程实践教学体系。

  (三)推广信息技术,创构师范教育新方法

  一是自筹近1900万元建成智慧教室61间,两批次建成智慧教室4000平方米,包含48间网络融合交互型智慧教室、13间多屏互动研讨型智慧教室,将2号教学楼建成智慧大楼。二是推进和建设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下、虚拟仿真、社会实践五类课程体系,录制自建线上课程50门,已建或筹建虚拟仿真课程25门。三是引进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利用腾讯会议、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组织线上教学。上学年度共开设线上课程1228门,持续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创意教学法等模式。四是邀请中国大学MOOC、超星等在线教学平台技术人员辅助开展线上教学、虚拟仿真教学,特别是组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培训300余场次,共计参加培训教师人数达5000人次。五是积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和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探索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深度融通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四)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共构师范教育新评价

  一是全面学习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健全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完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基础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二是强化学习过程管理,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探索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阅评模式,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考核方式。三是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引进和使用中国知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从2020届开始采取答辩前后3次全覆盖查重,为探索学士学位论文(毕业设计)抽检试点工作奠定基础。四是严格执行实习(实训)考核办法,确保学生足额、真实参加实习(实训)。

  聚焦先导性、示范性、协同性,打造师范教育新标杆

  师范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要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师范专业,必须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对教师队伍的新要求,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课程思政创新方面发挥先导性作用,在体现“两性一度”和教学创新、推进课堂革命方面发挥示范性作用,在合作育人、服务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协同性作用。

  (一)突出先导性,以书记开局项目加强课程思政创新

  一是领会精神提站位,高起点谋划课程思政。学校将课程思政作为书记开局项目,多举措组织教师学习重要文件,制定《天水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天水师范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并将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二是培训推奖促推广,高质量提升课程思政。特邀全国形势与政策分教指委主任委员高德毅、复旦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徐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徐敏、复旦大学教授蒋玉龙、全国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许琰等专家,开设教学创新大讲堂之课程思政系列讲座、教学创新系列讲座、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系列讲座等,组织课程思政网络培训20余场次,共计1.1万余人次参加。三是组织项目抓落实,高标准创新课程思政。2020年,学校立项建设教改项目10项、创新工程系列项目96项,开设示范课堂8个、示范课程41门,形成示范讲义10项,评选教学能手7名、教学名师2名、教学团队12个,设立教学研究示范中心2个、示范学院4个。四是2021年,面向全校征集《天水师范学院课程思政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338份,其中文科达193份、理科达144份,相继被师培联盟、优师行等公众号以《20所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汇总分享》为题与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一并推出,被高教“国培”、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公众号专题推介。

  (二)彰显示范性,以项目竞赛推进师范教育创新

  一是提倡教师对所教学科的重要问题进行独立研究和将前沿成果融入课堂,以80余项高层次科研项目和教学成果支撑与引领教育教学内容革新,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教师编著出版讲义和教参60余部,多部讲义和成果获甘肃省社科成果奖和教学成果奖。二是邀请全国青教赛文科组一等奖获得者黄芷青、理科组一等奖获得者柯佳颖、思政组三等奖获得者吴丰华等作专题培训,审阅修改参赛选手教学设计、演示文稿和教学视频等,推荐4名教师参赛,朱艳获文科组第二名,师应龙获理科组第六名,柏林获思政组第十四名,穆彤获工科组第二十名,朱艳、师应龙分别获文科组二等奖和理科组三等奖。三是邀请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蒋玉龙作专题培训,分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组,举办2021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突出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及教学理念、内容和模式创新,推荐和组织3名教师与团队参加首届甘肃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吴彦文、李天英及团队获二等奖,王鹏及团队获三等奖。

  (三)注重协同性,以服务区域基础教育提升师范教育质量

  一是邀请甘肃省教科部门、重点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参与研制和审定师范教育培养方案,聘请省内外基础教育一线骨干教师200余人次,与课程教学论教师共同主讲课程标准、中小学教材与教学设计等实践课程。二是聘请一线名师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主讲基础教育改革专题100余场次,邀请200余名一线名师及150多个班级来校举办示范课,选派150余名教师深入到各中小学举办专题讲座,依托“国培计划”项目,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作专题报告450场次。三是建成省内外实践教学基地288个、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基地14个,其中5个基地被评选为省级实践教学示范基地,1个基地被评为全国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学校选派8267名学生赴陇东南和新疆等省内外300多所学校支教实习,758名支教实习学生被新疆教育部门评为“优秀实习生”,28名指导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15名管理干部被评为“支教实习管理先进个人”,学校4次被新疆教育部门评为“支教实习先进管理单位”,被10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四是通过“国培计划”置换脱产实习等多种方式向甘南、临夏等民族地区选派实习生达300多人次。五是依托互联网混合支教项目,投入40万元建成4间混合式支教远程教室,选派外语、音乐、美术专业共计45名师生组成支教团队对口远程支教,培训文县、通渭中小学骨干教师300名。六是与天水市教育部门、陇南市教育部门每年联合主办“全国基础教育暨精准扶贫论坛”系列活动,邀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来校讲学或上示范课130多场次,为天水、陇南、平凉、庆阳、定西等市200余名中小学教师上观摩名师示范课并为教师们聆听专家专题报告提供了平台;邀请高考指导专家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分别作了高考备考语文、数学、英语专场培训,来自通渭县及定西、陇南、天水各市县的700余名中学骨干教师及学校部分本科生、研究生、陇东南中学教师分别参加了线上培训和线下现场培训。

  学校将进一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把人才培养作为第一要务,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新文科建设、师范类专业认证、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等为契机,聚焦师范专业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进一步建构卓越教师、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开拓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方式方法、评价体系创新格局,进一步打造先导性、示范性、协同性标杆,为持续推进新时代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安涛 郭昭第 杨学良)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