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外人生> 文章详情页

“绣”出村里好日子

  用纸将稻壳和香粉包在一起,再用线缠绕并团成球,随后在打好底色的球上用彩线绣出设计好的图案,一个精美的“手鞠球”就完成了。这个小小的手工艺品,是天津开放大学驻天津市宝坻区大唐庄镇东杜庄村工作组,为这个村量身打造的“互联网+非遗+帮扶”产业项目。别看它个头小,却在几年间为村子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7年9月,天津开放大学派出由王鲲带队的帮扶组,来到了潮白河畔的东杜庄村。东杜庄村是个仅有300多人的小村,没有二、三产业,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都是老弱妇孺。怎样开出一张适合东杜庄村的脱贫“药方”呢?旅游农业、设施农业等一个个方案都因现实原因被帮扶组否决了。

  一次入户走访,工作组组长王鲲无意中看到一位大姐正坐在门口绣鞋。经打听得知,为了补贴家用,村里很多妇女帮附近鞋厂绣鞋边,绣一双才挣一角多。可不可以基于大家的手工基础,找一个技术含量高的手工项目进行创业?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各类手工项目、认真对比分析,最终,驻村工作组选择了“手鞠球”这个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手工艺项目。

  第一场培训,全村有70多名妇女参加,但愿意跟着干的人却很少,很多人对“手鞠球”的市场前景存疑。“我们需要榜样来带动大家!”作为村里的第一书记,王鲲动员支部委员李子华大姐作为“手鞠球”制作团队的带头人,协助驻村工作组给村民做工作,经过一番动员,最终形成了10多人的团队。

  “手鞠球”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团队最初学习的半年中没有任何经济效益,村里也有了风言风语。王鲲鼓励大家,好日子是等不来的,是“绣”出来的。老师嫌村子远,他就开车带大姐们去市里学;没人认识“手鞠球”,他就不断跑商委、农委、文旅局、妇联等部门推荐产品,对接资源;产品花样少,他就请专业人士帮忙设计。“王书记这么辛苦带着我们做这件事,我们咬牙也要坚持下来!”村里的大姐们下定决心要把这个项目做好。

  终于,大家技艺过关了,高质量的产品也做出来了,可是销路怎么拓展?经过调研,王鲲决定把市场放在南方,与上海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达成了合作,利用上海合作方已有的成熟商业渠道、商业品牌和商业营销模式“借鸡下蛋”,用非遗带动非遗,成功解决了产品的销路和可持续性的问题。经过两年多的运营,产品销售额超过百万元。2020年,他们的“手鞠球”获得上海特色伴手礼金奖。

  王鲲特别注重开展技能培训,在确保工艺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村里自身的设计能力,创新产品的种类,确保自身的不可替代性。2020年,他们的手鞠制作获得首届全国乡村手工艺(刺绣)铜奖,这是天津乃至整个北方地区唯一的获奖项目。为了扩大品牌影响,王鲲带着产品参加了旅博会等会展活动10余次,带领村里大姐多次上直播,还把“手鞠球”送到了外国大使手中。2020年7月,手鞠制作技艺获批为第三批宝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感谢驻村工作组的老师们!我已经是60岁的人了,还能带着大家创一把业,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真的非常自豪。”李子华大姐笑着说,她不仅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还成了非遗传承人。李子华创业团队2021年被评为天津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甘肃夏河、武宁等地的致富带头人先后来村里学习经验。

  短短三年时间,帮扶组带着农村姐妹们“绣”出了脱贫致富的“半边天”,也“绣”出了村里的好日子。今年,村里更多的妇女加入到团队中,走上了创业致富路。

  如今,“手鞠球”已成为东杜庄村乃至整个宝坻区的文化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到村里洽谈合作,更有投资方准备在村里投资建设沉浸式文化体验民宿,用技艺为村庄留下记忆,用文化把村庄变成人们依恋的家园。

  【乡村名片】

  东杜庄村简介:坐落在潮白河畔的天津市宝坻区大唐庄镇东杜庄村,由于产业单一,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都是老弱妇孺。天津开放大学(原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按照市委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安排,结对帮扶东杜庄村。几年里,工作组推动实施产业帮扶项目两个,使村子纯收益达到近百万元;组织英语夏令营活动,提高了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举办世界读书日活动两次,为村里募集图书3500册。工作组先后开展教育帮扶、安全教育、直播带货、消费扶贫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几十次。随着村庄环境的改善,村庄有了发展,村民有了信心,东杜庄村真正变成了各方面蓬勃发展的美丽乡村。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