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教师团队助云南省盐津县脱贫摘帽—— 六位大学教师的扶贫接力
“真没想到,我们老两口还能过上这样好的生活。”家住云南省盐津县庙坝镇黄草社区大坪社的贫困户郭逢富,紧紧握住东华大学正在他们社区挂职的第一书记张强的手,内心充满了感激。
为郭逢富家危房改造、饮用水提升改造的事,张强来他家里跑了好几趟,帮忙联系建房用的砖、沙和水泥,积极协调运输车辆……今年,郭逢富一家如愿以偿,终于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新房子,喝上了安全放心的饮用水。
从2013年开始定点扶贫至今,东华大学先后有陶康乐、陶俊清、卢洪伟、张强、范金辉、董晓光共6位教师到盐津挂职,扎实开展扶贫工作。
要“输血”更要“造血”
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交通落后,这是盐津县黄草社区深度贫困的一大主要原因。
陶康乐是第一个去黄草挂职社区第一书记的东华人,“打头阵”光荣却也不易,很多工作可以说是零基础。
到了黄草,他第一件事就是到村民家、田间地头去了解村情。看到村民们踩着泥泞的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出行,贫困户住着四处透风的土屋、木板房后,他马上把社区的路况和危房信息传回学校。
在学校定点扶贫工作牵头部门——校长办公室的召集和组织下,基建后勤处等校内相关部门负责人赶往黄草上门问需,学校迅速拨付53万元扶贫资金帮助村里修路造房。如今,贫困户逐渐告别土屋、木板房,住进了坚实的砖房,一步步走上了幸福路。
脱贫攻坚千头万绪,光是等靠要肯定不行,要“输血”更要“造血”——这是卢洪伟2016年底刚到盐津县挂任副县长时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
盐津是典型山区县,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闭塞,但也造就了独特的风土物产,最出名的有乌骨鸡和天麻、钩藤等中药材。当地干部群众一直想把这些土特产产业做大做强,却苦于“一没技术,二没人才,三没资源”。
在学校做惯了科研,卢洪伟深知专业技术对产业实践指导的重要性。经他积极协调,在东华大学科研处的帮助下,学校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单独列支45万元,设立了3个“盐津专项”科研项目,专门用以解决盐津县乌骨鸡产业发展与冷链物流、中草药产业发展及其包装设计以及环保新技术研发……这些实实在在的帮扶,为当地带来了摸得着的实惠,提高了地方“造血”脱贫能力。
想方设法留住人才
胡俊,一个长相清秀的“90后”黄草妹子。虽然家境贫寒,但她并没有像大多数同龄的小伙伴那样外出打工,而是决定留在黄草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靠在大学里学的园艺专业知识,在野生猕猴桃和食用菌仿生栽培上闯出一片天地。
听说胡俊返乡创业的消息后,陶俊清特地跑到胡俊的“试验园”仔仔细细转了一圈。胡俊一家六口人,家中没有稳定经济收入,改变家庭贫困状况成了她自主创业的最大动力。了解到这些后,在学校原本就是做学生资助工作的陶俊清,随即协调在社区设立了勤工助学岗位,让胡俊参与社区扶贫和日常事务工作。这不仅帮胡俊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还让她发挥了一技之长,带动村民发展起生态农业来。
在黄草挂职的一年里,陶俊清深深地感受到:盐津脱贫最大的难点和痛点,就是人才不足和流失。“像胡俊这样自己有意愿回乡工作的大学生,我们要想方设法留住,更要想方设法帮助。”陶俊清说。
为此,东华大学设立助学金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通过农村专项招生让更多盐津孩子有机会上大学,成立东华大学盐津继续教育基地,依托继续教育学院输送远程教育资源……扶贫又扶智,助力盐津拔穷根。
把消费扶贫做到日常
扶贫接力,砥砺前行,如今挂职盐津县副县长的范金辉和挂职黄草社区第一书记的董晓光,接过了扶贫接力棒。
为了更好更快地融入当地、开展工作,他与两位挂职副县长和4位第一书记互通有无,互相启发。“把消费扶贫做到日常”这个理念,就是董晓光和学校同期挂职副县长范金辉在头脑风暴后达成的共识。
基于这样的想法,他们陆续推出了庙坝野生黄皮干竹笋、高山土蜂蜜等黄草社区特色农产品,帮助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蜂农壮大产业。在董晓光等几任驻村书记的共同努力下,黄草社区成功推出了“寰碧山泉”项目,即开发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取用当地自涌山泉水,生产加工“寰碧山泉”,经过前期的包装设计、市场论证和营销推广,“寰碧山泉”现已走向市场。
2020年5月,盐津终于摘掉了国家贫困县的帽子,摘帽不摘帮扶,东华人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用热情与坚守,努力让这个大山深处的“家”变得更美更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