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聚焦重庆市两江中学校(西政附中)十年品质发展之路

  以水为师 成就未来 ——聚焦重庆市两江中学校(西政附中)十年品质发展之路

  一所学校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与其文化理念是否具有生命力有着密切联系。走进宁静优美的重庆市两江中学校,绿意葱葱的山水园林景观与欧式建筑完美融合,处处彰显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精细管理,一花一木也与其“善文化”的理念相呼应。“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为极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也正是学校文化理念的来源。在对“善文化”的丰富、拓展中,两江中学逐渐将其内涵延伸为“为社会谋进步、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福祉”的“善天下”理念,并以此为引领,不断追求卓越,继往开来。面对这样一所满含家国情怀与历史担当的现代化学校,其未来值得期待!

  重庆市两江中学校成立于2010年,是渝北区坚持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大力推进“临空都市教育强区”建设,借助“两江新区”的区位优势精心打造的一所高品质、现代化特色中学。学校自成立之初就受到区政府部门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和关心,确立了清晰的发展目标,即要将两江中学办成渝北更好的学校,要服务渝北,面向重庆,打造现代化的一流市级示范高中。

  两江中学占地104亩,校舍总面积6万余平方米,规划建成60个教学班,可同时容纳3000多名学生学习。学校环境幽雅,教学设施功能齐全,建有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标准运动场、多媒体教室、学生阅览室、琴房、形体训练室、美术绘画室、计算机教室、图书馆等教育教学设施。同时,一流的校园设施设备,为实施小班化教学,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提供了有利条件。除了优质的办学条件,作为渝北教坛的一颗新星,两江中学的软实力也不容小觑。学校仅用3年时间,便跻身重庆市重点中学行列,短短10年间,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文明单位、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重点课题教育科研学校、全国心理教育规范化建设科研基地、全国科研优质课实验基地、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工作教科研基金科研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重庆市美丽校园、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重庆市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各级荣誉百余项。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与学校独树一帜的文化理念和独特的育人路径息息相关。

  立足顶层设计,以“善”文化引领学校各项发展

  滚滚长江,滔滔嘉陵,孕育了几千年灿烂的巴渝文明,培养了无数“善天下”的杰出人才。“民风淳朴、善风犹存”是两江流域的文化主脉。两江中学地处两江交汇之地,以山水为师,以自然为友,得两江之惠顾,聚山水之灵气,从民风、善风中领悟为教为学之理想和办学治校之信念。办学伊始就提出“上善若水善天下”之办学理念,以“善文化”为核心,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储备“善天下”之识、汇聚“善天下”之智、积蓄“善天下”之能、锤炼“善天下”之志、修养“善天下”之品。

  1.立足时代精神,探索“善教育”新内涵

  两江中学自建校以来,依托两江流域深厚的文化积淀,遵循现代化教育思想,走内涵发展道路。多年来,学校以“善”为核心,立足“善行”教育,突出“善德”培养,注重“善文化”内涵的挖掘,矢志践行并传承“上善若水,厚德乐学”的“善文化”精神;追求“善满校园”的“善文化”办学目标;奉行“心善、言善、行善、善天下之人”的“善文化”培养目标。学校不仅继承发扬“善”的理念,更在时代发展中赋予“善”更加丰富广阔的含义,结合新时代对素质教育的要求,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善教育”模式。

  针对“善”字所具有的“善良、美好、善于、擅长”等意义,两江人对其进行了现代教育解读:一是结合“善”的“善良”之意,抓学生“善”的品行培养,以善修德,以德立人。学校以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为内容,以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为活动范围,通过日行一善、习善、积善、行善等践行活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引导学生崇尚文明,培养学生“上善”品德。二是结合“善”的“美好”之意,通过广泛开展全体学生参与的健康教育、体育强身、艺术尚美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拥有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进而追求心灵美、人格美。三是结合“善”的“善于、擅长”之意,引导学生善于修德、善于求知、善于思考、善于合作、善于实践、善于创新,从而培养“心善、言善、行善、善天下”之人才。

  2.寓教于景,打造人景融合“善教育”氛围

  两江中学被评为“重庆最美山水园林校园”,在于景,更在于寄于景中的育人情怀。踏入两江中学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刻着“心善如水,行善如流”校训的水幕墙。漫步校园,随处可见其用心。

  2010年,两江中学在筹办之初,先后完成了6万多平方米的外墙美化装饰工程,3000多平方米的运动场扩建工程;建成2600多平方米绿地;栽种各类花草树木70余种,9万余株;两江名人励志墙、两江潮浮雕墙、雕塑、奇石等景观建设10余处。学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倡导校园文明,以此为出发点,精心谋划,分步实施,优化细节,动员全体师生出谋划策,共同参与,使校园环境处处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处处展示着学校“善文化”的氛围。

  敞阔大气的校园是成才的摇篮,是精神的圣殿,更是美丽的花园。在这里春有花香夏有荫,秋有果实冬有青;绿荫滴翠,金桂飘香,流水含情,叠韵流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北欧风格建筑与中国园林景观相得益彰,“上善若水善天下”的办学理念逐渐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化文化已形成系统并彰显特色。如今,“尚真、尚善、尚美”的优良校风已在两江中学形成,一个文明、和谐、向上的人文校园充溢着蓬勃的朝气,弥漫着育人的幽香,散射着“善天下”的魅力,为“善文化”的践行奠定了坚实的校园文化环境。

  以“善”赋能,党建引领,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

  先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办学多年,两江中学始终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坚持抓师品、强师能,成就教师“上善若水”的品质,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生的快速成长。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铸魂强能、科研兴校战略,两江中学相继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仅2019年,学校先后有87人获得市区级表彰,一支市级、区级、校级三级骨干教师队伍已然形成,正在不断为学校人才培养贡献强劲的专业力量。

  1.党建引领,以“善文化”涵养师德

  “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党建的鲜明导向,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这一建设要求对于教师队伍建设同样适用。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两江中学始终遵循以党的建设为统领、坚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党员教师队伍的原则,不断对教师队伍进行优化,充分吸纳专业能力强、工作态度优的教师加入。为此,两江中学开辟了多种招聘渠道,一是面向全国公开招纳教育英才组成中坚力量,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业绩突出,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市区优秀班主任、赛课一等奖获得者;二是引进北京师范大学等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和一大批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构成教坛新秀;三是抽调区内重点中学优秀干部组建管理团队。学校多层次、全方位地面向社会招聘,形成了年轻化、高知识化、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

  在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筛选的同时,两江中学还主动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拓展党员干部教育培养方式,提升教师的素质能力。在校长郑睿看来,带领教师队伍不能用冰冷僵硬的制度,要以情感人、以德服人。他关心教师的精神世界,从教师待遇、职称评定、职务任命等方面给予保障,从而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归属感。2019年学校元旦文艺汇演,他为“感动两江”2019年度十大人物颁奖。办学10周年成果展上,请市区领导为两江中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十大教师颁奖,凝聚师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他带领校领导冒雨在校门口迎接教师并送上教师节问候,让全体教师得到被尊重、被肯定的心灵滋养。

  多年来,学校始终在“善”文化的引领下,按照理论与实践、自律与他律、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党建引领,完善师德建设制度,加强师德宣传教育,厚植尊师重教文化,强化师德师风考核,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涵养。近几年,学校陆续开展了“弘扬红岩魂,建功新时代”“迎七一、庆党生、感党恩”等各类红色主题党员实践活动,定期组织主题党日活动,使党员教师的初心得到了纯粹的淬炼,党性得到了坚实的锤炼,党魂得到了实质的升华,教师队伍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2.教培结合,多渠道助推专业提升

  教研能力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如何快速高效地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对校长郑睿提出了挑战。经过数年实践,郑校长以其长远发展的目光、雷厉风行做事的风格,带领两江中学围绕“质量工程”做文章,以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内在驱动力,培养具有建模思想、跨学科思维的全能型教师,给出了完美的破题方法。

  (1)制度护航,拓宽教师成长路径

  两江中学积极开展“师资优化工程”搭建教师成长路径,强抓师品、师能建设,大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目前已形成制度,成为常态。学校着力抓好“三飞工程”——即群雁齐飞工程,抓全员,提素质,上水平;雏雁起飞工程,抓新秀,促成长,增骨干;领雁高飞工程,抓骨干,培名师,作示范。同时,常年坚持教学常规督查督导,将其结果纳入教师的奖励性绩效考核。

  坚持“校培+国培+外培+借脑培训”的多级培训。校本培训坚持学校培训为主,年级组研训、学科教研组研训结合,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进行思想碰撞,资源共享,实施师徒“结对帮扶”;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培训工作,全年外派培训、访问达300余人次;组织教育专家、名师来校讲座、献课数十场;组织教师与课改名校山东昌乐二中的教师们进行同课异构;选派优秀教师到浙江、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邀请市教科院教研员到校指导年轻教师;采取“内培+外引”的形式,构建市级、区级、校级三级骨干教师队伍。

  (2)集体教学教研锤炼技能

  名校之“名”,“名”教师。为锤炼教师队伍的技能,两江中学开展教学大练兵。学校每学期组织三课(合格课、教研课、示范课)三赛(基本功大赛,高三、初三复习课大赛,传统实验课、数字化实验课大赛)达200余节,做到人人必赛、有赛必评、有评必奖。同时,指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结对,进行备课、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家校沟通等全方位的交流指导,实现教研一体化。“2020年,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学校坚持开展网络教研,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两江中学负责教研工作的刘红英介绍,学校本学期多轮次开展校本培训,参训教师1600人次,市区级网络培训153人,起到了积极的辐射示范作用。

  “遇到教学上任何困惑,只要询问教研组经验丰富的教师,他们都会很热心地指导我们;参加赛课时,学校的教研组会为我们层层把关,给我们莫大的帮助……”在校园内与青年教师攀谈,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感慨。为了进一步发挥集体研学的作用,两江中学还实施教学常规督查,通过定任务、定时间、定地点进行集体备课,促进思想碰撞、实现资源共享,要求教师在个人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吸收集体智慧,实施同课异构,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深耕细作,成果逐显。两江中学已连续多年荣获渝北区教育督导评估一等奖,近年来,教师在各级赛课中获得市级一等奖及以上10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别19人次。荣获省部级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及以上14项。核心期刊论文发表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精品课程4门。承担国家级别课题3项、市级规划课题和教改课题11项(含重点课题2项)、区级规划课题16项(含重点课题3项)。

  融“善”于教,夯实基础,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教学成果与学生的人格发展并重,通过新课改,让学生抛弃传统的接受型学习方式,掌握全新的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两江中学将持续推进“特色+优质”作为一大发力点,积极探索课程改革,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1.打造新型课堂,重塑课堂生态

  坚持“质量为立校之本”的思想,两江中学抓住新课改“牛鼻子”——课堂,分别进行了初中“有效课堂”和高中“灵动课堂”的构建:初中立足有效课堂,实践高效课堂,追求卓越课堂。高中“灵动课堂”构建,包括“按生本发展要求不断丰富校本课程,实施部颁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课程灵动;“提升思维品质、思维能力、思想丰富、思维活跃”的思想灵动;“语言丰富而生动、简约而精准、专业而地道”的语言灵动和“科学实验+校外实践”的实践灵动。

  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应该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技能、发展思维、启迪智慧的场所。为推进高中新课改,向40分钟要质量,打破教师“一言堂”和“主宰课堂”的传统局面,切实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更注重“有效教学”,善于为学生创设愉悦的学习环境。凡是发给学生做的试卷,老师都会提前做一遍;讲解课程难点,老师能随手拿起身边的物品演示,让知识变得直观易懂;学生状态不佳,直接带着学生们走出教室,以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从以教为本到以生为本的教学关系转变,让原本沉闷的课堂变得生动高效、轻盈灵动,一个个教师充满激情、互动性超强的课堂正是两江中学开展教学改革、打造“灵动课堂”的精彩缩影。除此之外,为更好地与课堂改革相适应,两江中学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进一步向课程要质量。在落实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两江中学还通过开发系列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差异化的发展需求。如今,重庆市普通高中课程创新基地(化学)、市级精品选修课程“化学与健康”“趣味实验与生活化学”“高中化学测量与评价”等一系列荣誉的获得,正在让两江中学以课改推动教育优质发展的脚步走得愈发笃定。

  对内加强课堂建设,两江中学的校外功夫则放在了加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中。多年来,学校坚持加强与社会、社区、企业的联系,拓展学生社会实践的渠道,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学校先后建立了学生生产实践基地、城乡帮扶基地、敬老爱老基地、扶弱助残基地、法治教育实践基地,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发展空间。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科技、劳动、法治、环保、道德等多方面的实践教育,使学生关心社会和科技进步、关心地球和生存环境,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渠道,培养学生认识社会、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增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勤于实践、勇于探索、精诚合作的精神,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完善学生人格。

  2.丰富特色教育,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

  “善”不仅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也是外在可见的所有美好。在两江中学,“成绩”从来不是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单一标准。学校致力于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个性和特长,并积极提供多元化发展平台,让“促进学生主动、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育人目标变为现实。

  近年来,两江中学扎实推进艺体、科技特色教育,加强美术、音乐、体育特长培养,着力打造合唱团、舞蹈队、管乐团、书画社、武术队、田径队、科技社等30多个艺体、科技活动团队,倡导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一个社团活动,努力为具有不同个性、特长、发展潜质的学生提供差异化发展平台。同时,针对学业比较繁重的高中部也推出了相应的“走班”制选修课、两江大课堂、第二课堂等,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

  以“善教育”为核心理念,强化特色教育,以社团为体艺实践载体,推行素质教育,两江中学逐渐形成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育人格局。

  近年来,两江中学的学生综合素质及特长得到明显提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成果全面开花。学校在国家级别、市级大赛中硕果累累。足球队荣获全国沙滩足球赛冠军、重庆市2018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初中男子乙组)一等奖、重庆市2019年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高中男子乙组一等奖、重庆市2020年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初中男子乙组)一等奖。技巧队参加全国比赛勇夺1枚金牌和1枚银牌。体操队荣获重庆市健身操舞核心都市区冠军、总决赛亚军。在市区级比赛中,网球队获30枚金牌、16枚银牌、10枚铜牌;羽毛球队获8枚金牌、6枚银牌、3枚铜牌;跆拳道队获35枚金牌、29枚银牌、41枚铜牌;举重队获得2020年重庆市青少年(甲组)举重锦标赛2金1银3铜,谢绍东同学打破重庆61公斤男子挺举和总成绩两项纪录,张荣粤获2019年全国青运会举重冠军,杨竹楠获2019年全国举重锦标赛女子59公斤冠军;校舞蹈队、合唱团连续三届参加重庆市中小学艺术展演,其中舞蹈三次获市级一等奖,合唱两次获市级一等奖。音乐、舞蹈、美术类学生升入双一流学校艺术类A段500余人,成绩显著;学生科技社团的机器人创意作品先后获得全国二等奖、重庆市一等奖。“心晴”心理社、模拟法庭社被评为重庆市优秀社团。文学社《蜀道难》《红岩·英雄魂》获教育部门“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优秀奖。艺体特长全面开花,为学生“主动、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教育的创新、课程的改革、办学模式的拓展、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学科教育的整合建设……潜心的耕耘者必有其殷实的收获,现在的两江中学,已形成了和谐奋进的教育新氛围,教学成果突出、亮点纷呈,在2020年高考中更实现了历史性双突破,学校获得“全国科研兴校示范单位”等百余项荣誉称号。

  正如郑睿校长所说:“如果说之前的10年,是两江中学努力奋进的10年,那么未来的10年,两江中学一定厚积薄发,将是腾飞的10年。”面对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两江中学将继续围绕打造巴渝特色名校办学宗旨,全校师生一起以昂扬之姿、奔跑之势,朝着“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学校有声望、育人有成果”的教育目标阔步迈进!

  (郑睿 樊建华 陈绍军)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