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宇:校长要先育己再育人
在这位校长眼里,教育应该是育在前,教在后。作为校长,要先育自己,再育师生。他带领师生以学校教育为核心,辐射家庭教育,带动社区教育,办一所面向未来的“大教育”学校。
——————————————————
教育应该是“育教”。育在前,教在后。对于校长而言,要先育自己,再育师生。这是河北省正定县第六中学校长冯世宇的核心主张,也是他校长职业生命的真实写照。
在美丽的古城正定,正定六中既是一所百年老校,又是一所热门学校,持续领跑的背后,是师生生命的绽放、创新力的激活……这一切的背后又是冯世宇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倒过来做教育。
校长是师生成长的第一环境
冯世宇是如何“先育自己”的呢?
自2012年调入正定六中任校长,冯世宇每天在校门口迎接师生进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前不久的一个周五早晨6:50,没与正定六中领导打招呼,记者来到校门外悄悄观察。果不其然,冯世宇的身影忙碌着,“早上好”“校长好”,学生、教师与校长的彼此问好,在井然有序中开启了师生全新的一天……
在一些教师看来,以冯世宇为首的学校领导每天都很忙,这样的领导能有时间读书学习吗?事实证明这样的认知是错的,冯世宇每周例会都有新鲜理念、前沿资讯、跨界智慧给教师分享,一次容易做到,难得的是他每周都能做到。
一次教师例会上,冯世宇讲了一个如何严爱优等生的故事。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感到生气,耕柱子说:“难道我就没有胜过旁人的地方吗?”墨子问:“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良马或一头牛来驾车,你预备鞭策哪一匹呢?”耕柱子答道:“那我当然用良马了。”墨子问:“为什么要驱策良马,而不驱策牛呢?”耕柱子说:“因为良马值得鞭策。”墨子说:“我也认为你是足够负得起责任的,所以才对你生气。”耕柱子醒悟了……
“那一刻,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全新感悟,第一时间与全班学生分享了这个故事……”教师陈玉金说,“作为教师,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除了加快成长,无路可走”。
随着学校美誉度的不断提升,正定六中吸引了省内外的诸多教育同人前来考察交流,冯世宇工作之余也应邀到外地讲学近百场。课酬本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冯世宇却说“我所讲的六中的故事、六中的辉煌是全体六中人努力奋斗的结果,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课酬应该用在孩子身上”。于是,每学期开学典礼的“向榜样学习”环节,获奖学生最期待的就是接过冯校长亲自颁发的红包,优秀学生10元,进步学生5元。钱不多但意义非凡,尤其每个红包上不同的激励语,更能温暖学生心灵,点燃他们希望的火焰、奋进的信心。
2017年毕业的学生刘雨乐把红包珍藏至今,放在书桌台灯右上角,学习时抬眼就能看见。她妈妈说,孩子在学习不稳定时就会拿出红包看看,重新激起斗志。雨乐妈妈曾经好几次提议把红包收起来,女儿却一脸严肃地说:“谁都不能动,这个红包是我青春的记忆,我要时时看到它。”刘雨乐2020年已被心仪的大学录取。红包承载了冯世宇及正定六中对学生的真心,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
校长的气质会潜移默化影响学校的气质乃至文化。在教师封丽娜眼中,冯世宇最大的精神特质是激情和坚持,“始终满怀激情、斗志昂扬地投入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何事不成”。班里有孩子抱怨学习累时,封丽娜说:“冯校长每天早来晚走,天天在门口迎送你门,你说他累不”“你们听听冯校长的嗓子为什么总是有些沙哑”学生们就此在班里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校长50多岁了尚能如此,我们有何不可”。
在冯世宇的带动影响下,学校其他领导自然“同频共振”。在教师眼中,教学副校长卢少华就像一根“定海神针”,上班时间他在,节假日许多时候他还在。
卢少华在百忙之中时刻关注教师专业成长。陈玉金说:“卢校长常抽时间给我辅导如何基于课程标准设置学习目标,如何设置主干问题,如何小组合作、展示……他提醒我送一些小奖品给孩子,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拉近同陌生学生的关系……”陈玉金惊讶于卢校长的专业功底,更敬佩他温和、平等和关爱每一位教师成长的大爱之心。在这样的环境里,各教研组一大批青年教师专业素养迅速提高。
仪式的尽头是文化
正定六中有许多故事,其中包括承载文化内涵的红地毯故事。
正定六中每年都要分别铺设两次红地毯:每年中考前一天初三学生离校时铺设一条红毯;每年庆祝教师节,表彰功勋教师、迎接新生时铺设一条红毯。一送一迎,两条红地毯,满满的仪式感,成为初中生活不可磨灭的记忆。
走上红地毯迎接掌声、欢呼声,签名墙上留下签名……“加油”“再创辉煌”“摒弃浮华,心怀梦想”。那一刻,许下诺言,传递梦想。
“每年的教师节,我们都要通过设计一条‘星光大道’,让教师分享节日快乐,感受教育幸福,体验教育的尊严与荣耀。”冯世宇希望教师们可以过一个诗意而浪漫、喜庆又别致的教师节。
与正定六中西面一路之隔有一座比曲阜孔庙还早几百年的县文庙。冯世宇带领教师团队编创了“文庙祭孔”校本课程,每年两次祭孔,秋季举行七年级祭孔拜师典礼,春季举行九年级祭孔谢师典礼,一个年级近千名师生身着华服、诵《大学》《论语》,冯世宇担任主祭官,整个流程通过祭孔、拜师(谢师)、读祭文、誓师、击鼓明志、宣誓等环节,激励师生凝心聚力,爱生尊师,上报国,下泽民,健康成长。隆重的仪式就是课程,弘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连接着师生生命的文化根脉,此课程已经成为正定六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颇具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活动。
在冯世宇看来,一流学校靠文化,二流学校靠制度,三流学校靠权力。他想营造一个文化高地,用文化去育人……“做文化就先要聚自己的灵魂,‘正心宏志,定力问道’就是我们文化的核心”。
教师陈振玲连年任课初三毕业班并兼班主任,虽然辛苦,她却深感幸运,因为“能够直接参与和体验那些初中升高中学生的人生转折点,因为点燃希望,所以感到振奋”。每接到一个新毕业班,距离中考几个月时,家长焦虑,学生着急,形势紧迫,压力巨大。即便如此,陈振玲依然游刃有余让学生生龙活虎。这背后是她的带班理念:“最好的教育是生命的感召,最高的目标是做对手的榜样,最佳的友谊是能彼此成就。”
刚到正定六中时,陈玉金十分佩服老教师对工作精益求精、废寝忘食的精神,以为他们是学科带头人、年级主任才那样做,如果是自己,肯定做不到……“可是环境的力量就是这样神奇,在不知不觉中正定六中人在改变着我,让我不再是娇娇女,身上也具有了正定六中精神”。
激活教师创新力的秘密
看不见、摸不着的学校文化力,激活了教师内在的创新力。教师几乎都有自己的微创新成果。
在以往的初三教学中,学生对于动态的数学题目缺少直观感觉,这一直是个难点。疫情期间,由于网课缺乏面对面交流,更需要直观清晰的展示。为此,教师郭军利下载了几何画板一点点摸索,常常是为了一个图,用一整天时间学习怎样做,上午、下午各三四个小时,连女儿也说他“沙发上的坑儿都是爸爸坐出来的”。爱人也说他“你这种学法是省钱,但是太费腰椎间盘了”。郭军利以具体题目为引领,摸索到了几何画板的门路,将多年积累的动态问题一一做了个遍,然后利用图示给学生分析。
数学教师吴立斌跟踪研究发现,学生原本会做的题做不对,主要是因为审题错误或计算失误。针对这两个问题,吴立斌带领数学教研组有针对性地研发对策。
“金手指策略”就这样出现了。做题时,学生左手不要离开试卷或草稿纸,用左手的食指或中指指读审题。不仅要审题干,还要审选项、审表格、审图,这样既提高了审题的准确率,又提升了做题的专注度。
“一题一检查”也是教师想出的很好妙招。学生做完题以后马上回顾检查,方程问题要把解代入检查,对于整式或分式、二次根式的运算要客观地看一遍草稿纸上的计算过程。对于大题,尤其是第一问一定要确保正确,因为后面的问题往往会用到第一问的结果。做完第一问要马上检查,确保计算准确……检查的要素是及时、客观、有效。
在近20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封丽娜一直在寻找更快捷有效的方法。接触思维导图的刹那间,封丽娜突现灵感“可不可以把中考试卷做成思维导图”?为此,封丽娜把中考试卷分成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其中阅读又分为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名著阅读、记叙文阅读。
在冯世宇的鼓励下,教师们百花齐放、各展才华。“创新思维导图”“知识网络图”等策略都由教师研发出来,并在教学中得以广泛使用。
班主任赵京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小组捆绑评价机制。每个小组按两优两中两差基本平衡的方式选择分配成员,从平时的成绩、纪律、卫生、作业、听写、小测、大考等各方面进行捆绑评价,根据最后的排名评选优秀小组,进行各种形式的奖励。这样的方式激发了学生斗志,更加关注管理团队、协调组员。
借鉴吴立斌的“金手指和一题一检查”策略,陈玉金结合英语学科进行了微创新:左手指、右手写、嘴巴读、眼睛看、耳朵听、脑子记。久而久之,让学生普遍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冯世宇的眼里,教育再也不是狭义的概念,而是涵盖学校、家庭、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校长的使命,恰恰是带领师生以学校教育为核心,辐射家庭教育,带动社区教育,办一所面向未来的“大教育”学校。全方位、全时空、网格化、全覆盖、全流程地搭建课程体系,让学生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冯世宇,河北省正定县第六中学校长,正高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校长,河北教育干部管理学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