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在河南理工大学,有这样一个团队——他们秉承“为人为学其道一也”的师德师风,潜心治学;他们攻坚克难,争攀科学高峰,守卫矿山安全;他们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为国家安全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矿山安全的科技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就是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殊荣的河南理工大学矿山安全工程教师团队。
“获得这样的荣誉我们备受鼓舞。黄大年教授的事迹,我们都耳熟能详,在践行好黄大年精神的同时,更要将其发扬光大。”团队带头人、矿山安全领域知名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南省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常务副主任、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魏建平教授说,“这份荣誉是动力,更是责任。”
该团队始终坚持学习弘扬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高尚精神,形成“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创新引领,踔厉奋发”的团队文化。近年来,团队在张铁岗院士等引领下,在魏建平教授带领下,先后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1人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3人入选中原英才领军人才、4人获得中原青年拔尖人才、2人获得中原青年博士后创新人才、2人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公布的全球前2%科学家榜单。
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立基之本
“站稳讲台是教师的第一职责,我们不仅要做好科学研究,更要培养好时代英才。”魏建平经常强调,“要牢记自己的教师身份,坚持‘立德树人、责任兴教、质量立教、全员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任务。”
魏建平不仅重视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更注重人文关怀,只要学生遇到困难,他总是积极从各个渠道进行捐助。学生家长患重病,魏建平也第一时间捐款,协助联系治疗的医院和专家;并每年在春节前筹措资金资助贫困学生回家过年,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家的温暖。
“魏院长不仅对学生关爱有加,对身处困难的人也非常有爱心。在‘7.20’特大暴雨灾害中,听说焦煤集团赵固二矿受灾严重,他第一时间带着我们到矿井灾后重建一线,慰问受灾严重的职工,并现场指导矿井灾后重建工作。”团队成员温志辉说。
正是这种浓烈的人文关怀和大国情怀,滋养着每位学生成长成才,也激励着团队践行“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育人理念。
几年来,团队聚焦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秉承“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的教学理念,深耕教书育人第一线。针对本科生,推出“虚拟仿真–实物模型–实训操作–井下实习”四维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针对研究生,以工程实践与科技竞赛双通道为途径,着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素养。团队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安全工程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3次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矿井粉尘防治》《矿山抢险与救援》等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课程,获省一流课程、省“十四五”规划教材等10余项。10余名研究生获省级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团队获评河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
把破解“卡脖子”难题作为主攻方向
“矿井是最大的实验室,要想搞科研,就得勤下井”,魏建平不仅这样要求团队成员,对自己更是“苛刻”无比。为了坚持在井下搞研究,获得一手数据,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到现场看过图纸后,仍然雷打不动的下井实勘。
“有一年冬天,他为了勘测瓦斯通风数据,不顾我的劝说,冒着大雪,咬着牙,硬是去井下泡在最深处快齐脖子根的‘冰水’中采集数据。”魏建平的妻子心疼地说,“最后还落下了腰间盘突出、腿疼的病根。现在每到天气转凉,他都会腰腿疼。”
对于搞科研,魏建平不仅肯吃苦、勤钻研,更是有信仰。他始终坚守做科研必须牢记“国之大者”,坚定科研报国的信念。在科研工作中立足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实施集智攻关、破解“卡脖子”难题,切实把科技成果运用到矿井安全实践中。
团队立足于服务矿山安全生产,聚焦于国家能源安全开采领域,以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国家重大需求为目标,着力解决煤矿灾害防治重大难题。围绕瓦斯地质理论、煤岩瓦斯动力灾害防控技术、瓦斯(煤层气)高效抽采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展研究,突破了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瓶颈,为全国煤矿灾害防治做出重要贡献。团队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在国内外行业顶级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03项、国际专利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
其中,依托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魏建平带领团队在煤岩动力灾害监测技术、复杂复合型动力灾害防控、钻屑回填高效封孔关键技术及装备等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重要奖励;尤其是团队成员主持完成的“复杂地质条件储层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我国煤层气开发领域第一个以开发技术为核心的国家科技奖。
把科学研究做在祖国大地上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成果转化到服务社会中,才能实现科学研究的真正价值。”团队始终坚守至诚报国、服务国家的信念,并用实际行动努力践行。
聚焦守卫矿山安全这一重要使命,团队成员开展全力攻关,并积极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在煤层气高效抽采、瓦斯灾害防治等领城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技术服务,转化专利成果40余项,承担大型煤炭企业技术委托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1.5亿元。通过在河南、山西、安徽、陕西、新疆、贵州等省几十个矿区技术推广和应用,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余亿元。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南、陕西、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
“魏院长经常带领团队成员到我们这里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安全意识,减少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也帮助我们解决了技术难题,提升了经济效益,我们都很敬佩他!”河南能源集团焦煤公司通风部负责人陈攀说。
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审核,不定期开展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安全技术培训,累计完成人员培训3000余人次;同时参加河南、江西、山西、陕西等省煤矿瓦斯灾害会诊、煤矿复工复产验收等20余次,不仅攻克了企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保卫了矿山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团队将大力弘扬黄大年精神,潜心立德树人,执着攻关创新,勇攀科学高峰,潜心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学研究,着力突破国家安全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性人才,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理工力量”。 (魏豪 苏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