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赟芳 董鲁皖龙)“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呈现低龄、深度近视的趋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表示,青少年近视是个复杂问题,只有针对关键要素采取行动,综合施策,发动各方力量,才有可能完成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工作目标。
2021年5月,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确保到2025年每年持续降低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到2030年,实现中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对此,倪闽景建议,一要抓住近视率这个核心指标,引导社会观念转变。要把近视率作为学校和地区教育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如果不达标,学校和区域领导要被严肃追责,每年在主流媒体公布各地区青少年视力报告和近视率,接受社会监督。二是要加强医教结合,提高近视预防宣传和防控的科学性。教育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加强合作,推进视力监测、眼轴长度、屈光发育档案全覆盖,及时发现和干预近视发病。三是要抓户外活动这个核心行为。确保户外活动,实际上意味着保证了体育课时,保证了课间让孩子们走出教室,更保证了孩子们作业量和课业负担明显降低;户外活动的增加,也会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四是要系统提升学生近视防控相关软硬件环境。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达标问题十分严重,需要开展专项建设;同时教室灯光照明不达标十分普遍,要按照国家新的教室灯光照明标准,分阶段落实教室灯光达标工程;拓展孩子们放学后在社区的运动空间,让孩子们在住宅小区里可以开展各种户外运动和游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