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湖南科技大学:思政课新模式让“名师名课”涌现

  建设了全国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两位教授获得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称号,培养了以省“最美思政课教师”梁长平为代表的大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得6项省一流课程立项……近年来,湖南科技大学思政课名师名课涌现。

  这些名师、名课是如何炼成的?其秘诀在于学校抓住教师这一关键,构建了“一轴领动,两翼齐驱,三高并举,四同共创”的高质量思政课建设模式。

  教师是思政课建设的主力军。学校按照“六有”标准,形成“名师领衔、专项推进、制度激励”建设模式,打造雁阵式、高素质育人团队,不断增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力。一是名师领衔。发挥唐亚阳、吴毅君等教授领衔的1个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4个省高校思政工作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青年教师成长。二是专项推进。依托1个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重点建设项目和8个一般团队建设项目、5个省级高校思政工作优秀团队和中青年骨干建设项目以及若干省级教学改革项目,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教学改革。三是制度激励。实施“奋进学者”“卓越讲师”支持计划,激励教师持续发展。

  马院是思政课建社的主平台。学校以推进省重点马院建设为契机,全面实施一流学科培育工程、一流课程培育工程,不断增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在一流学科培育工程方面,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特色优势,推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社会服务等深入开展。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于2018年被评为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被评为省一流本科专业,在省重点马院考评中被评为A等。在一流课程培育工程方面,将传统优势和新媒体新技术结合起来,全面支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

  课堂是思政课建设的主阵地。学校根据构建“大思政课”要求,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力。一是打造“高抬头率”思政小课堂。按照“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有己有人”标准,实施“听-想-学-论”四步曲“思政故事会”课堂教学。结合热点推出《战疫故事会》《红色故事会》等教学专题,激发学生兴趣。二是构建“高参与度”社会大课堂。面向校园、社会开放课堂,结合专家讲座、社会实践,构建了“行走的思政课”宣讲模式。近年来,学院全程跟进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传承长征精神”等系列主题微宣讲。三是构建“高点赞率”网络云课堂。依托网络传播矩阵授课、上传教学视频,受到学生和网民喜爱。

  创新是思政课建设的主动力。学校按“三全育人”的总体要求,不断强化系统观念,加强协同创新,致力于“大思政课”格局建设,构建了基于“名师名课同育”“主导主体同奏”“课内课外同行”“线上线下同频”等四个维度的协同联动机制,不断增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推动力。“名师名课同育”出台了思想政治工作思想领航、质量提升实施意见,明确领导干部、教学名师、骨干教师“五带头”职责,以名师示范推动名课建设,以名课建设砺炼教学名师。“主导主体同奏”分别成立教师、学生宣讲团,采取翻转式、互动式教学,指导学生开展微课竞赛、创作表演,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统一起来。

  湖南科技大学“一轴两翼三高四同”思政课建设模式历经近10年,取得了良好成果。学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技能得到切实提升,荣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省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省高校思政课数字化教学资源征集评选、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名师示范课堂”教学竞赛等省部级奖励50余项。在培育名师、名课的过程中,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通讯员 唐亚慧 熊耀林 记者 阳锡叶)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