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全国政协委员朱晓进: 中高考导向要与“双减”吻合

  2014年,针对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他建议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知行合一;2016年,针对学校美育教育存在的认知误区和发展整体不均衡问题,他建议要着眼长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强化艺术教育;2019年,针对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内涵模糊问题,他建议学前教育应追求高质量普惠;2021年,针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问题,他建议对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需求,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翻开全国政协委员朱晓进历年的履职提案,涉及教育的有20多件。

  作为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江苏省委主委、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今年是朱晓进第十年在政协履职,10年政协路,也是他为中国教育“呐喊助力”之路。

  “教育是民生之基、国之根本,作为政协委员,我有责任和义务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些事。”他说。

  2021年全国两会结束后,朱晓进又开始了新的调研。国家“双减”政策出台,让他感觉到应该重点关注这一领域。“‘双减’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要让好政策落实好,取得好的成效。”

  此前,朱晓进对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和学生减负问题已多有关注。2019年,他发现部分不合规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经集中整治后,变身为“托管服务”“小饭桌”,就此类问题,他曾向全国政协提交提案,建议要针对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指导性意见要具体,防止校外培训机构换“马甲”。

  “双减”政策实施后,朱晓进在调研中看到,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负担有所减轻,教育生态有一些变化,家长的心理焦虑有所缓解,政策初步取得成效。“但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如何把‘双减’政策落实好,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朱晓进认为,首先,“双减”是一种手段和途径,并不是目的。目前教育“双减”政策没有和教育评价改革有效衔接起来,导致减负政策全面落实的社会系统性不强,全面落实“双减”有难度。如果不把中高考“指挥棒”跟“双减”落实途径和实施路径协调起来,部分家长的困惑和焦虑仍难以消除。他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家长用请家庭“私教”来取代进入校外培训机构,“费用翻番,负担更重”。

  其次,校外培训锐减,未能有效转化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过去校外培训机构热的出现,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部分家长对高质量教学的多元需求。因此,应该考虑如何通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来满足这种需求,同时,将优质的校外培训资源引入校内进行服务。

  学生和教师在校时间延长,一些学校缺乏活动场地和师资,有时只能增加作业量来填充延长的时间。朱晓进指出,如何用好这段延长的时间,是需要认真研究探索的问题。大部分教师每周工作时间超过50个小时,还需应付各项任务和检查,加剧职业倦怠,无暇投入更大精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朱晓进认为,“双减”是国家用破釜沉舟的勇气重构基础教育的育人体系,重构基础教育的良好生态,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所以需要更加完善。

  在多次进入中小学调研、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交流、参与教师和家长座谈会,并听取各方意见后,朱晓进提出,要统筹治标与治本,同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与“双减”政策落地,解决教育健康发展内驱力问题;要同步深化中高考改革,确保考试导向与“双减”精神相吻合;要鼓励和引导优质的校外培训资源参与校园公益服务,提升校园活动的丰富性、专业性。

  今年春节前后,朱晓进邀请有关教育专家交流,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最终形成《关于进一步落实好教育“双减”政策的提案》,并将提交全国政协。

  回顾自己在全国政协履职10年的历程,朱晓进说,10年来,他密切关注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找寻问题存在的根源,研究对策,提出建议,力争做个为中国教育改革“呐喊助力”的政协委员。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