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宣传片上,志愿者服务市民和国际友人的画面一直刻在丁博阳脑海中,6岁的他第一次对志愿者的形象有了认知:一身志愿者服,阳光帅气得很。“都说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我也想通过自己的微笑成为北京的名片。”成为志愿者的种子就此埋在丁博阳心中。
14年后,北京将作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举办2022年冬奥会,丁博阳得以圆梦。他曾两次报名冬奥赛会志愿者,第一次在高三,通过“志愿北京”平台申请,第二次作为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在今年3月通过校园选拔成为国家体育馆的交通保障志愿者。丁博阳坚持每天锻炼,为展现最佳的体能和精神面貌作准备。
自2019年12月5日冬奥会志愿者全球招募通道开启以来,有超过100万人申请,其中,青年是主力。有人因为2008年奥运会了解了志愿者,走上了公益路,大学4年,志愿服务时间超过300小时。有人说,“我从小生长在张家口,因为热爱这个国家,我第一时间报了名,希望能亲力亲为,当好志愿者。”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赛会志愿名额有限,最终只有2.7万名冬奥会志愿者和1.2万名冬残奥会志愿者。每个落选的申请者都收到了来自冬奥组委会的感谢信,信中称,“每一名志愿者申请人都是优秀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志愿精神的弘扬者”。许多申请者在微博上转发这封信,有人说,这让自己的热情有被尊重、被珍视的感觉,“细节真的很温暖。”
此次冬奥会赛会志愿者的首个申请人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王雷。他早早就准备好各种资料,赛会志愿者招募一启动,他便在电脑前一气呵成,完成了报名流程。
王雷是一名“双奥”志愿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期间,他作为残奥会主新闻中心新闻宣传助理志愿者,在主新闻中心大厅的“中国之窗”展馆,向世界各国的朋友讲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志愿服务的每一天我都深切地感受着祖国强大带给我的自豪感,也感受到来自全世界的友好。”
那之后,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8年平昌冬残奥会都有王雷作为志愿者的身影。“我仿佛着了迷,每一次参加奥运会志愿服务,就像是一个人生的里程碑。”王雷说。
对于20岁的张天晴来说,第一次参与奥运会的志愿经历令她新奇又快乐。她负责看台服务,这是与观众接触时间最长的岗位。“不论赛场有多精彩,总会有背对赛场的人。”培训老师告诉他们,尽管离赛场很近,但大多时候,他们的工作都需要面朝观众,服务观众的需求。
11月“相约北京”冰球国内测试活动中,志愿者对看台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预演:发生票务纠纷怎么办?冰球飞入看台如何紧急处理?在张天晴看来,这样的工作需要强大的沟通和应变能力,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安抚、沟通,再联系票务、医护、安保等专业领域的工作人员解决。
张天晴已是经验丰富的志愿人员,她曾在校内青年志愿者服务团策划校园流浪猫帮助计划,在冬季早晨给有需要的外卖小哥、清洁工送杯装热粥,她也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志愿者之一。12月5日,在“致敬志愿者——2021年国际志愿者日主题网络嘉年华”中,张天晴作为冬奥会志愿者代表发言。她说,见证并参与这样的盛会,让自己更加深入地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小我融入大我”。
在北京交通大学90后志愿者带队教师赵积斌看来,志愿者是冬奥会大机器运转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赛事运行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活动不仅展现了青年的底色和担当,也是青年成长的舞台。
丁博阳对此深有体会。负责国家体育馆交通保障的他注意到,场馆的每个入口都有一块设计颇为用心的引导牌,同时设置了无障碍坡道。在冬奥会志愿者培训中,他了解到,“把残疾人当作平等的朋友”要通过种种细节来体现。比如,在服务残疾人之前先伸出右手,询问对方是否需要;推轮椅的速度不能特别快、刹车要平稳。这些要注意的细节,也为他今后和残疾人相处提供了指导。
“小闭环”内的志愿者被称为“神秘小分队”,他们在赛时将接触来自境外的运动员、技术人员或官员等,疫情风险最高,防疫要求也最为严格: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不接触社会公众,每日进行核酸检测,点对点闭环管理。一些“小闭环”内的志愿者担心影响课业,学校专门组织学生作为“志愿者的志愿者”,帮他们记笔记、后期辅导课程,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11月“相约北京”冰球国内测试赛最后一天临近结束时,带队老师和小组的十几名志愿者围坐一圈,交流复盘。“其实大家认识还没几天,但是一起做志愿服务让大家很快熟悉起来。”张天晴说。她记得,那天的氛围很温馨,一名同学坦露心声:那段时间学校考试多、课业压力大,也没有几个能交流的人,情绪一度十分低落,来到冬奥会场馆做志愿者的这一周,收获了很多幸福和快乐,整个人重新有了活力。(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