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个教师节渐渐临近。转眼间,我从一个刚出校园的黄毛小子变成了戴着眼镜、拿着教鞭、捧着书本的大学老师。自2013年日本佐贺大学博士毕业归国,我坚定选择了教师这一伟大职业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原因有二:一是对教师这份职业崇高的向往,二是想把自己在海外学到的教学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带回祖国,报答祖国对我的培育之恩。幸于正值青春年华、满怀激情之时,国家能够给我提供实现理想的机会,于是尽情地在教师岗位上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学高为师”,当激情褪去,重新审视自己,发现在专业知识上的短板时,我毅然决定“回炉”,到香港科技大学向大师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作者(左三)与课题组成员参观南汉二陵博物馆
时至今日,两段国(境)外求学经历仍历历在目。独立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4年,让我深深感觉到,要做新时代的合格教师,想成为优秀的科研工作者,确实需要更多更好的学习经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锤炼心智,增进知识,扩展眼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们何其有幸,生于华夏,长于盛世,见证党的百年华诞,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更应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教书育人 立德先行
“立人先立德,树人先树品。”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为人师表,我们的言行、人生观、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并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教师,应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加强自身职业道德水平修养,树立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选择了以德为伍、以德立身、以身作则,把立德树人、言传身教体现到日常的科研教学中。
多年过去,每每忆及喜欢“护犊子”的薛赛凤教授、专注“瓜环化学”的陶朱教授、严谨细致的大和武彦教授和虚怀若谷的唐本忠教授,总是感慨万千。他们不仅教授了我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专业知识,更磨练了我勤奋、朴实、严谨的品行,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的科研精神。导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对教书育人的责任与担当,深深地影响着我,他们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的价值观也深深烙进我的心里。
因此,当我在新的岗位上拿到第一笔科研启动经费时,实验室的建设蓝图已了然于胸,我开始着手复制一个曾经熟悉的实验室。唐老师一下飞机就提着皮箱走进教室给我们开组会的画面,至今难以忘记。现在我仍坚持以大师为榜样,无论身处何地,无论多忙都定期坚持线上或线下组织学生召开组会,了解学生文献阅读情况和实验进展。
传播知识 传承文化
“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就要胸怀国家,不忘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书育人本领。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深耕专业,潜心科研,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渊博的学识为“根”,科学的教学方法为“茎”,融会贯通的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叶”,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夯实教育育人本领,才能更好地传授学生知识,才有底气教会学生做人,才会培养出立志高远、社会需要的人才。
教师是先进知识的传播者,在讲台上传递理论知识,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进而将科研内容带入课堂,把最新的研究成果、科研热点和前沿知识传递给学生,结合理论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以大学生创新创业为抓手,引导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和科研活动,将所学理论知识与科研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师者,非仅传道授业解惑,更需明心明德育人。作为青年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培养爱国主义、家国情怀相结合,将思政教育引入课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一批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比如,“聚集诱导发光”概念是我国科学家开创并引领、多国科学家竞相跟进的热点研究领域,因此在课堂上,我以“聚集诱导发光”这一中国原创性的前沿性科学研究的发现、发展及利用AIE新材料开发出快速检测新冠病毒(2019-nCoV)IgM/IgG抗体测试卡为例,培养青年学子心怀科学、热爱科学,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告诉学生中国人也能自主创新、颠覆传统、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学术高地,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大学教育 教研结合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育德才兼备、拔尖创新的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环节,具有承担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研究生则是承接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人才的“蓄水池”。如今,我有幸指导了4位研究生,如何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让学生在3年时间里学有所长、学有所成,是我关心的首要问题。国家对我们教师的谆谆嘱托和学生对个人未来的憧憬期待,让我觉得肩上有了更重的责任。
作为一名刚从学生转变为教师的青年博士,我在教学和独立开展科研方面欠缺经验,唯有向自己最熟悉的老师和同门师兄师姐请教经验,学习如何上好第一节课,如何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进行课题设计,如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如何撰写基金项目,如何管理实验室等专业知识,在实践中摸索,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正是这种教学方式“传帮带”的传承,让我能够迅速成长,避开前人走过的弯路。在科研上,我以身作则,亲自动手做实验,引导学生迈上学术道路,坚守诚实、守信的基本准则,发扬“甘坐冷板凳”的拼搏奋斗精神,鼓励研究生脚踏实地开展科研工作,确保自己的研究成果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在生活上,通过组织团体活动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积极性,并及时倾听学生的心声,搭建师生无障碍交流通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国际合作 引凤筑巢
在“逆全球化”思潮下,一些西方国家遏制中国科技发展,限制国际合作,导致全球人才流动几乎陷入停滞。与此同时,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为全球社会秩序和经济稳定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导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重要战场。
人才既是经济社会的第一资源,又是科技创新的原生动力。我国科技领域所遭受的“卡脖子”困境,背后是人才和技术储备的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归国学子,既有扎实的国际合作经验和基础,又有厚实的国际合作对象和资源,理应在全球引才工作中扮演关键性角色,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为家国分忧,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业务精湛、以教书育人为事业的高层次人才加入高校教师队伍,扎根中国,服务中国,让大学生在不同文化的交汇中激荡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有助于培养出文化自信、胸怀世界、知识丰富、充满创造力的人才,能够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在我的实验室,我尝试依托广东工业大学国际科技合作平台,通过各种渠道邀请外籍高层次学者来华工作。2019年,我们依托科技部“国际杰青计划”成功引进一名来自孟加拉的博士加入广东工业大学工作一年,充实了我的研究团队,夯实了国际合作基础。外籍科研人员工作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被认定为高被引论文。同时,外籍科研人员也帮助我们的硕士生提高了语言能力,加深了对异国文化的了解,在互动中增进中外科技人员之间的互信,在深入的科技、文化交流中,无形搭建起中外友谊之桥。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大量留学回国人员加入高校,海归教师逐渐成为大学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势必也将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高校把海归高层次人才视为“香饽饽”,把引进高层次人才作为高校推进国际化、建设“双一流”大学的重要策略。诚然,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高校教师在科学研究、语言能力、国际思维、国际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也要深刻认识到我们这个群体的短板——对高校教育工作客观规律把握不足,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仍然存在;适应中国文化的能力较差,不重视人际交往,导致在申请科研课题和发表文章等方面处于劣势;脱离导师的团队后,独立开展科研、指导学生的经验不足等。
据统计,1978年-2019年,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656.06万人,423.17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6.28%。仅2019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已达58.03万人。随着留学人员回国人数逐年增加,高质量海外人才亦海量涌入国内人才市场,高校对海归个人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狭路相逢勇者胜,作为高校海归教师的一员,面对外部竞争激烈的教学科研环境和自身强烈追求进步的信念,我们也会积极融入中国文化、学校文化;潜心科研,着力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勇攀科学高峰;将新思维、新理念、新知识通过三尺讲台传递给学生;教学相长,提升自己的综合技能,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作者 冯星 系广东工业大学副教授,2013年获得日本佐贺大学博士学位,曾在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来源:神州学人(2021年第9期)
作者:冯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