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利用教育大数据技术,实现在线智能批改、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等,扭转了学生课下海量刷题的突出问题;宁夏全域推进“互联网+教育”大胆创新实践,构建了基于互联网的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主题拓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回归教育主阵地——课堂教育,为学校教育提质增效助力……
8月18-20日,在北京举办的2021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多个地方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借助互联网+教育的深度应用落实“双减”的做法,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双减”政策要真正落地,根本上要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与“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长远目标不谋而合。那么,智慧教育建设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更多“智慧”?
运用智慧教育提升区域教育水平
为了推进信息技术特别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满足新时代和信息社会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两年前,教育部启动了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将信息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
如何促进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如何兼顾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在教育部科技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看来,各地要立足本位, 找准自身特点,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形成各具特色的智慧教育发展之路。
北京东城区是全国首批“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区之一。在此次大会上,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周林介绍,近年来,该区一直努力探索如何运用智慧教育助力区域教育水平提升。
2020年下半年,北京东城区聚焦“数据推动下的教与学变革”,启动“数据大脑”项目,目前已完成近300类存量历史数据梳理分析,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如初高中英语常态听说教学平台应用推进,形成教学、练习、考试,全过程应用。周林介绍,“数据大脑”为东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东城区发挥优势,统筹推进。截至2021年上半年,东城区81个单位开通智慧校园平台,40个单位实施智慧校园全面应用推广,未来还将在N所学校形成全数据支撑、深应用突破的教育教学新环境。
像北京东城区一样,近年来,多地纷纷结合当地实际进行了探索实践:广州通过“共享课堂”普及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通过人工智能普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成都武侯区调动地区不同学校的教育场景资源,打造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区域教育资源服务新模式——“跨校场景开放,学生选课走班”,为不同学段、不同兴趣爱好的孩子提供多样化学习选择,服务区域学生全面而个性化的成长……智慧教育特色建设与区域协同发展结合的局面正在逐渐形成。
借力信息技术实施精准个性化育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地方聚焦教育发展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积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主动寻求突破,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这方面,上海闵行区作了一篇借力信息化手段推进大规模因材施教的大文章。拥有400多所学校的闵行区,为应对教育规模扩增和质量提升的双重压力,选择了区校共同推进智慧教育建设,从平台与工具、教师与学生、场景与环境三个维度全面构建区校两级项目研究图谱体系。
力量汇聚,效果逐步显现。在湖南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看来,新时代的高质量教育,更加注重育人。如何精准实施个性化育人,综合素质评价科学全面是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长沙充分利用全市中小学基本实现一人一空间,校校有空间,班班用空间的基础条件,网络空间利用迭代升级,实现人人通空间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大数据融通共享,确保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平和评价实施的可操作性。目前,长沙市中小学人人通云平台已全面建成,全市学校、教师、学生空间开通率均达到了100%。
“我们不仅要关注‘物’,更要关注‘人’,不仅要关注‘教’,更要关注‘育’。”雷朝滋认为,教育新基建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和应用环境,然而,发展智慧教育要以人为本,避免“唯技术论”,要密切关注智能技术应用于教育给教师和学习者带来的心理状况、适应能力和深层需求的变化,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氛围。
辐射全国引领教育改革发展新模式
对于智慧教育如何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部分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通过探索实践积累了不少经验。成都武侯区教育局智慧教育推进办主任熬静认为,智慧教育需要建设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模式和智慧教育制度,这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推进中要实践中总结,总结中实践。
武汉市通过高水平建设智慧教育的基础设施,打造新时代高水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队伍,实施中小学课堂革命行动和资源供给模式的创新行动,推进基于以大数据的评价实践活动总体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2018年7月,宁夏获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教育局副局长王少龙介绍,建设过程中,兴庆在整合内外部资源和教师研修上集中发力。既立足学校又要破除校与校之间的壁垒,围绕国家基础教育优秀成果推广和互联网+教育示范区重点任务,由教研员牵头,各级骨干和名师为核心成员,学科教师共同参与建立起学习共同体,持续在优质项目上钻研,形成了“研-训-教”闭环,扎扎实实地提升了教师专业能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教育生态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有力地助推地区初步实现“互联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智慧教育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 没有既定的道路可因循, 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中央电教馆原馆长王珠珠指出,未来,智慧教育示范区要在信息素养、教学服务、资源供给、深度融合、精准测评及治理水平六个维度上下功夫,探索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案例,形成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发挥“领头雁”的作用,辐射全国。(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黄璐璐 王强 见习记者 胡茜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