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出现多点散发疫情,我国疫情防控正面临2021年以来最为严峻复杂的防控形势。该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疫情防护?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34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面对新的疫情状况,受访者最普遍采取的措施是坚持佩戴口罩(87.6%),其次是注意房间开窗通风和减少外出,均为68.5%。98.4%受访者会随时随地做好新形势下的疫情防护。98.4%的受访者表示,对国家做好新形势下的疫情防控有信心。
本次受访者中,00后占18.8%,90后占42.8%,80后占30.0%,70后占6.5%,其他占1.8%。
98.4%受访者会随时随地做好新形势下的疫情防护
天津某高校辅导员、29岁的梁晶晶,一直在关注教育部门关于学生上课返校等方面的信息,还有每次疫情发生的区域。如果有学生涉及,她会第一时间掌握具体情况并上报,根据上级指示作出相应动作,动态跟踪学生信息,运用已有的官方信息对学生作出正确引导,适时进行心理疏导。
至于自己的防护措施,梁晶晶会坚持每天戴口罩,房间每天开窗通风,勤洗手消毒。
45岁的四川省达州市市民谢小韫表示,如今出于防疫需要,减少了很多聚会,反而轻松很多。“避免无效社交,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收拾房间,给自己做健康餐,学习一两门外语,看感兴趣的各类书籍”。
她也想过,万一身边有人感染新冠肺炎了,她会做核酸、隔离,听从安排。同时她也备足了居家隔离的必要物资,“足不出户俩月都没问题”。
98.4%的受访者确认,会随时随地做好新形势下的疫情防护。
关于具体的防护措施,调查显示,最普遍的是坚持佩戴口罩(87.6%)。其次是注意房间开窗通风和减少外出,尽量不长途旅行,比例均为68.5%。66.9%的受访者会随时注意洗手消毒,64.1%的受访者表示如有不适,立即去医院。
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本科生王旭龙,现在每天测量体温、开窗通风。出门戴口罩,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回家后立即消毒,换洗衣物。“时刻注意核酸检测结果与健康码,如发现特殊情况,会立即上报社区”。
谢小韫感觉,戴口罩和勤洗手让她有了更多的安全感,除了预防新冠病毒,也可以预防任何飞沫传染性疾病。“身边每一个人都使用有效手段保护自己,切断所有传染的链条,才会有真正的安全感”。
家住江苏省南京市的大二学生王梓铭,这个暑假原本安排了上午去驾校练车,下午去健身房健身。南京出现疫情后,驾校和健身房都暂停营业了,原定计划全部取消。每天只能待在家里,王梓铭时常感到有点无聊。但当他看到身边一些初高中同学去做核酸检测志愿者,看到他们在朋友圈发的照片,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测核酸。“看到他们那么辛苦,真的很感动。我们一定要坚决配合防疫安排,不添乱”。
受访者的防护措施还有:不聚集(59.9%)、每天测量体温(58.5%)、尽量不在外用餐(49.0%)。32.6%的受访者会立刻进行核酸检测,没问题才出门。
94.2%受访者表示即使疫情已经有了好转,仍需继续保持警惕
社区网格员的尽责让谢小韫印象深刻。前段时间,她接到网格员打来的电话,询问家庭成员和疫苗接种情况。她感到,这对网络化程度不高的老年人来说,能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感受到网格员的辛苦,谢小韫回答尽量清晰、准确,同时有意识地面带笑容。她能听出来,电话那头的网格员也笑了。“觉得她们每天这么打电话相当不容易,希望能从我的回答中,感受到一些温暖吧”。
梁晶晶感慨,从2020年到现在,她的学生很多都能主动站出来,投身抗疫队伍,有些学生可能平时并不突出,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就是能够第一时间作出最正确的选择。
最让王旭龙感动的是医务工作者。全民核酸3天一次,对医务人员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工作量,需要他们一整天都穿着防护服,在高温下坚持工作,采集完还要检测、核对、上报、发布结果。
一个细节让王旭龙印象深刻。他是下午5点做的核酸检测,在查看结果时发现,检测报告是凌晨3点左右发布的,这说明医务人员一直到凌晨3点还在工作。“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当代青年需要学习的”。
王旭龙还看到,有一次在社区做核酸检测,排队很长。队伍里有很多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他们不能站太久,很多人就提议让老人先做,自己多等一会无所谓。“一个小小的行为,都令人感动。正能量就是这样,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对我们国家应对新形势下的疫情,王旭龙很有信心,“我们一定可以渡过难关,疫情终会过去,未来明媚可期。很幸运生于华夏”。
98.4%的受访者表示,对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疫情防控有信心。
“除了防疫手段,更要把对待疫情的严谨态度保持下去,以前是居安思危,现在是保持警惕、保持严谨,此消彼长,疫情总会有过去的一天。” 谢小韫说。
调查中,94.2%的受访者表示,即使疫情有了好转,仍需继续保持警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黄冲 实习生 王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