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教孩子怎么做孩子也是学问
【对话】
伴随着社会发展,家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家庭教育仅仅是父母如何教育孩子吗?显然不是。家庭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通俗地讲是包括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所要进行和接受的教育,是多个维度的,其中一个维度就是子职教育。何谓“子职教育”?2004年出台的《家庭教育法施行细则》中,子职教育被解释为“增进子女本分之教育活动”,也就是教育孩子去了解和学习做孩子应尽的职责。在老一代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尽责可以说是有要求的,比如孝顺、养老等等,但在新一代少子家庭、独生子女家庭中,子女尽责的教育不断被淡化,一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校外辅导机构,提前学习各科知识,而忽略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心理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孩子对自己应尽的职责也没有形成概念。甚至,一些家庭对子职教育一无所知。
其实,教孩子怎么做孩子也是家庭教育中的一门学问。对此,记者采访了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二级研究员杨雄。
记者:什么是子职教育,它在家庭教育中处于何种地位?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子职教育?
杨雄: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一个健康的家庭应该是夫妻关系、母子关系和父子关系构成的稳定三角形。每个家庭成员在情感上互相支持、在心理上互相依赖、在物质上共同享受,家庭成为每个家庭成员的避风港和保护地。对于身心发育尚未健全的少年儿童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上述三种关系所分别对应的边,以及导出三种教育,我将其称为“亲职教育”“子职教育”和“配偶(夫妻)教育”。一个家庭,这三种教育齐全、平衡,才会健康。
但是时下,大家一谈到家庭教育,往往把它等同于父母对孩子的付出与教育。网络上“今天如何做家长”的文章比较多,而“今天怎么做孩子”的文章少有人提及。前者,涉及亲职教育问题,后者,则是子职教育问题。这显示出当前我们家庭教育中子职教育是有一定的缺位的。我们一定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了,父母需要被关心的时候,才意识到子职教育的重要性。孩子由于从小没接受过这方面训练,到长大了缺乏这个意识,再去补就已经晚了。因此,今天我们谈论子职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我们今天如何实施子职教育作了非常准确、形象的解释。
记者:子职教育一定程度的缺位让孩子们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杨雄:观察我们现在的家庭,在亲职教育、子职教育、夫妻教育这三种教育中,除了夫妻教育,大多数家庭中的亲职教育通常是由母亲来进行的。曾经有一个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排列出国内各个城市的妈妈焦虑指数,形成了一个《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从中折射出了国内年轻母亲精神状态和压力状态,并反映出一个普遍事实,不管是全职妈妈还是在职妈妈,在生育、养育、教育孩子方面,大都承担了较大的责任与压力。这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传统往往突出强调了家庭教育中母职的付出。由于中国母亲对孩子往往是过度溺爱、过分保护,所以心理上对孩子也会有过高要求与过高期待,这就是产生养育、教育焦虑之根本原因。处于上述“四过”状态下的孩子,对其成长是不利的,也较难能发挥其自身的强烈兴趣和发展潜力。
具体而言,由于子职教育缺位,孩子们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孩子心理弹性差。现在年轻父母往往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心理耐挫力、处理复杂问题和危机的能力训练太少。如今已经进入充满“不确定性”的社会,变化快、复杂性增大。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面临各种风险,遇到无数困难,如何承接各种挑战,这需要从小培养孩子处理难题的能力,培养自己强大的心理弹性,这离不开耐挫力教育。
第二,孩子秩序与边界意识模糊。时下不少孩子道德与边界意识较缺乏,家长也不太注意帮助孩子确立边界意识。容易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竞争意识强、合作意识差。我经常说,社会有公共规则,学校有学生规章,家庭有各家规矩。子职教育在培养孩子道德感、秩序感,以及各种规则方面,应从小帮助孩子确立、分辨各种边界意识,比如社会公共道德和私人空间边界,个人和集体。
第三,自我效能感和内驱力不足。如今孩子,家庭条件比几十年前改善许多,大多生活比较舒适,就容易缺乏个人目标感,容易“玻璃心”,患上“空心病”。内驱力不够。在他们看来,完成作业是为了父母,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以至于,有些孩子大学毕业后,都缺乏目标。
记者:教孩子怎么做孩子也是一门学问。子职教育具体要从哪些方面做起?
杨雄:衣服的扣子扣错了可以重来,而人生第一粒扣子如果扣错了,要想纠正将会相当困难。一旦错误的观念形成,要想改变它,需花费很大的力气。古人讲“入门须正,立志须高”,意思就是要帮助孩子走好人生的开始几步。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一边在生活上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一边又使劲“催逼”孩子成长。家长受“木桶理论”影响太深,总想着给孩子去补最短的一块。进行子职教育,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与兴趣,从小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我们做父母的,尤其是母亲,要学会做一个恰如其分的母亲。
子职教育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行为践行,帮助孩子了解、学习如何承担与他们年纪相符的生活职责。比如,家长从学龄期开始,就要告诉孩子,读书是你自己的事,你必须每天整理自己的房间和书包,管理好自己时间,做自己生活的小主人,为自己负责,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拥有时间管理、财务管理、生活技能等。
具体而言,子职教育首先可以通过对儿童进行“爱父母的教育”来实施,然后对孩子进行“如何做人的教育”。
“爱父母的教育”是让儿童体验父母在教养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所付出的爱与辛苦,并心怀感激;让儿童感知父母身上的优秀品质和对社会的贡献,并为此感到自豪,愿意模仿。具体说,“爱父母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学会孝敬父母。因为,父母对子女的爱浓烈无私、源自天性,而子女对父母的爱则是一个需要不断培养、不断锤炼的过程。当然,孝心并不意味着一味顺从,而应体现在细微之处。比如,平时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问候父母,关心父母身体健康。
“如何做人的教育”则从“三规教育”入手。让孩子学会习得规矩、服从规章、遵守规则,让孩子在社会化学习中健康成长。婴幼儿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如果一切都顺应他的本性,会导致为所欲为的倾向。孩子长大后产生的许多不良行为习惯,如好动、不服管教、攻击性强,实际上与父母过度顺应他们的自由需要有关。自由过度就是放任纵容,对培养孩子的社会性和责任心是不利的。反过来,“规则过度”又可能导致孩子缺乏个性。因此,子职教育在教育、引导策略上要把握好紧与松的度。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没有自由的规则是遏制,这些都是子职教育不得法的表现。理想的状况是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张力,使孩子既有自律性又有创新性。
虽然子职教育有缺位的现象,但好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家长开始更多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与人格培养,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有教养”的人。201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完成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最看重的品质中,很多家长首选责任感。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开始关注如何让孩子真正为兴趣而学习、为自己而学习。这种育儿观念的改变,是令人喜悦和欣慰的。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讲究家风、家教、家训。这些家庭规则对于维持家庭结构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精华之处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弘扬。
(本报记者 陈鹏)